中午找了家不錯的飯館,使用了楊乾購買的中華錦繡龍蝦作為主菜,吃的是賓主儘歡。
雖然大家都不差吃的,但還真不一定吃過這麼大的龍蝦。
至於為什麼不在工廠食堂吃,那是因為工廠全是機器人,根本用不著食堂。
楊乾也是第一次吃,感覺味道確實不錯,師傅的烹飪手法很不錯,將味道完全體現了出來。
下午眾人來到了奶製品生產區。
這裡和前麵的工廠風格完全不一樣了,看上去有點像化工廠,實際上也差不多。
因為奶製品的重要部分就是蛋白質,而這座蛋白質工廠就是采用化學合成的方法生產的。
玉衡生物合成蛋白質的方法有兩種,一種就是化學合成,但並不是主流技術,而是作為驗證技術。
優點就是生產效率更高,缺點就是最終產品比較單一,想要調整生產其他蛋白質比較麻煩,主要用於需求大的某種蛋白質生產。
例如奶製品中最大的就是牛奶以及牛乳製品,所以這座工廠主要就是生產牛奶需要的蛋白質。
另外這座奶製品蛋白質生產工廠,其實並不是專門建設用來生產這類蛋白質的,而是上遊產業鏈構建的時候,覺得有必要向下延伸一下。
於是乾脆就建了一座牛乳蛋白質工廠。
因為上遊是各種氨基酸化工合成工廠,也是最重要的氨基酸類產品的原料生產基地,為其他生產基地氨基酸原料。
另外一種就是微生物合成方法,相比化工合成法,就顯得靈活很多,生產基地也沒有這麼大的設備,全部在無菌廠房裡麵生產。
這也是玉衡生物旗下主流蛋白質生產路線,優點除了更靈活之外,建設周期更快、總投資成本更低。
難點就是相關微生物的培育,這是該方法的核心技術。
眾人看過之後,有人問道“你們的糧食生產也是這樣采用化學合成嗎?”
青薇回道“這要看是什麼糧食了,像顆粒狀糧食,例如大米、玉米、大豆等,成本最低的方法還是采用微生物合成法。
而像麵粉這樣的粉狀糧食,效率最高且成本較低的方法還是采用化學合成法。”
“沒想到喝西北風竟然成真了!”有人調侃道。
因為合成糧食、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產品,初始原料就是二氧化碳,除了特殊渠道收集的二氧化碳,大部分二氧化碳的來源還是分離空氣獲得。
所以這話說的沒毛病。
其實利用碳無機化合物合成有機物,國內有研究機構在做,也出了不少的成果。
但這裡麵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能源。
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是需要消耗能源的,如果能源價格太高,意味著成本就很高。
這也是為什麼楊乾非要等到可控核聚變商業化之後,才讓玉衡生物建設這麼多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工廠。
哪怕是微生物合成路線,也要不斷消耗能源。
以往是通過植物吸收太陽光的能量來參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現在不過是用電能取代了而已,本質上並沒區彆。
“走,看看我們生產出來的牛奶品質如何!”楊乾笑道。
眾人自然沒意見,跟著青薇來到液態牛奶生產工廠,整個都是無菌工廠,裡麵全是智能化設備,不需要一個人操作。
眾人看完,不得不再次感歎工業的力量,特彆是如此高的智能化工廠,不說沒有,但能做到這個程度的卻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