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空論篇第六十_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_思兔 
思兔 > 綜合其他 > 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 > 骨空論篇第六十

骨空論篇第六十(1 / 2)

黃帝閒來無事,就琢磨起健康養生的大事來了。他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哎,我聽說啊,風這家夥,簡直就是百病的開山鼻祖!要是被風給盯上了,那可咋整?用針灸能不能搞定它?”

這時候,岐伯大神閃亮登場,他捋了捋胡子,慢悠悠地說“陛下您問得好!風這家夥,最愛從外邊兒溜進來,搞得人寒戰連連,汗珠子直冒,頭疼欲裂,身子跟灌了鉛似的重,還特怕冷。這時候啊,咱們得瞄準‘風府’這個穴位,它是風的門戶,調和陰陽,讓身體回歸平衡。要是正氣不足,咱們就給它補補;邪氣過剩,那就得瀉一瀉了。”

“哎呀,這風府穴聽起來就高大上,到底在哪兒呢?”黃帝好奇地問。

岐伯微微一笑“風府嘛,它就藏在咱們脖子後麵,差不多是後腦勺正下方,兩根大筋之間的凹陷處,就像是給風開的個小後門。找到它,輕輕一刺,嘿,風邪就得乖乖撤退!”

“那要是風大得連脖子都疼了咋辦?”黃帝繼續追問。

“哈哈,陛下您真是問到點子上了!”岐伯笑道,“這時候,咱們就來個‘直擊要害’,還是刺風府,讓它知道誰才是主人。另外,如果風大得讓人直冒汗,咱們還可以試試灸法,找個叫‘噫嘻’的穴位。不過啊,現代咱們通常叫它‘意舍’,就在背部脊柱旁邊,大約三寸的地方。灸的時候,讓病人大喊一聲‘噫嘻’,嘿,您還彆說,這招兒有時候真挺靈的,病人一喊,感覺那股子邪氣都隨著聲音跑沒了!”

咱們來聊聊這位“逆氣小王子”——衝脈。這家夥一不高興,就喜歡搞點“裡急後重”的小動作,讓你感覺肚子裡頭一股子氣亂竄,急著想跑廁所卻又不一定能解決問題,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再來說說那位“脊梁守護者”——督脈。它可是個高傲的家夥,一旦出問題,直接給你來個“脊強反折”,就像被孫悟空施了定身法,腰板挺得直直的,彎都彎不下來,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折”了。不過,話說回來,這督脈要是健健康康的,那可是咱們身體裡的“陽氣總開關”,能量滿滿,精神抖擻!

咱們來細細描繪一下這位督脈大爺的“豪宅”吧。它呀,低調得很,就在咱們小腹下方,那塊骨頭正中央悄悄啟程。對於女士們來說,它還特彆貼心,路過時不忘跟咱們的“私密花園”——廷孔打個招呼,那裡可是尿液排放的小門戶哦。接著,它的網絡(經絡)就像一張錯綜複雜的地圖,沿著咱們的私處蜿蜒前行,經過會陰部,繞到後麵,再繞個彎兒穿過臀部,最後與少陰經(對應現代穴位大概是大腿內側的複溜、交信等穴)彙合,一路向上,直達咱們的腎臟領地,那可是生命的源泉啊!

督脈大爺的征途可不止於此,它還跟太陽經(想象一下,是不是像陽光一樣明媚照耀?)手拉手,從眼睛的內眼角出發,一路攀上額頭,跨過頭頂,在頭頂中央來個“巔峰對決”,然後深入腦海,仿佛在進行一場神秘的探索。之後,它又悄悄溜出來,繞到脖子後麵,沿著肩膀內側,緊貼脊椎,一路下滑到腰部,再深入脊柱兩側的肌肉(膂),最後又回到腎臟,完成了一個華麗的循環。

對於男士們來說,督脈的路線還會多一個“小插曲”,那就是它會順著小弟弟一路向下,再與女士們的路線重合。而從小腹直接往上的那部分,更是厲害,穿過肚臍眼兒,直達心臟,再往上就是咽喉、下巴,最後還繞到嘴唇周圍,跟眼睛下方的某個神秘位置(可以理解為承泣、四白等穴附近)來了個親密接觸。這簡直就像是身體裡的“超級高鐵”,連接著各個重要站點嘛!

但話說回來,督脈一旦“生病”,那可真不是鬨著玩的。你可能會感覺一股力量從小腹直衝心臟,疼得你直冒冷汗,連大小便都受影響,這就是傳說中的“衝疝”。女士們就更慘了,還可能遭遇孕期排尿困難、痔瘡、尿失禁,甚至喉嚨乾得像沙漠一樣。這時候,就得請出咱們中醫的“秘籍”——針對督脈進行治療了。

治療督脈的毛病,可不能亂來,得找準穴位,精準打擊。比如,在脊椎骨上做些推拿按摩,或者艾灸那些關鍵穴位,像命門、大椎之類的,都是不錯的選擇。要是病情嚴重,還得在肚臍下方(大概是氣海、關元穴的位置)下功夫,用些溫補的草藥,比如黃芪、當歸,熬成湯藥,慢慢調養。這些草藥啊,就像是身體裡的“溫柔小護士”,一點點幫你修複受損的督脈,讓陽氣重新煥發光彩。

想象一下,你正悠閒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感覺喉嚨裡好像有個“小喇叭”在奏樂,聲音怪怪的,這時候,古醫書告訴你“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說的就是要找準喉嚨中間那塊寶地,輕輕按揉或針灸,比如咱們現代人說的“天突穴”,嘿,給嗓子來個“靜音”模式,讓那“小喇叭”歇歇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再來說說,如果你感覺胸口有股氣直往上衝,衝得你喉嚨都快冒煙了,彆急,古人說了“在缺盆中者,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這裡的“漸”,咱們可以理解為胸鎖乳突肌那一片,也就是脖子兩側的“風池穴”附近。想象一下,給這“漸”區域來個溫柔的“馬殺雞”,是不是感覺那股子衝勁兒瞬間被溫柔化解了呢?

接下來,說到膝蓋問題,那可真是個“老大難”。如果你走起路來,膝蓋僵直得像根棍子,彎都彎不了,這時候就要找“楗”穴了。不過彆擔心,這裡的“楗”可不是真的找個釘子釘進去,而是指膝蓋周圍的穴位,比如“血海”、“梁丘”,給它們來個深度按摩或針灸,膝蓋就能慢慢找回它的“柔韌性”了。

再來說說坐久了膝蓋疼,感覺像是被什麼東西壓著似的,這時候得治“機”。這裡的“機”嘛,我們可以理解為膝蓋的“機關”,也就是膝蓋窩裡的“委中穴”。給它來個“解鎖”動作,輕輕拍打或按壓,疼痛就能緩解不少,讓你重新找回久坐的舒適感。

夏天到了,站著站著突然感覺膝蓋鬆了,像是解開了什麼束縛,這其實是膝蓋在向你求救呢!這時候要治“骸關”,也就是膝蓋周圍的一係列穴位,比如“陽陵泉”、“陰陵泉”。給它們來個“清涼一夏”的按摩,膝蓋就能恢複活力,不再“鬆鬆垮垮”。

說到膝蓋疼還連帶著大拇指也疼,這感覺就像是膝蓋和大拇指在“打電話”訴苦呢!這時候得治“膕”,也就是膝蓋後麵的“委陽穴”。給它來個“遠程通話中斷”的針灸或按摩,疼痛就能迅速撤退,讓你重新找回雙腿的和諧。

有時候坐著感覺膝蓋像被什麼東西隱藏了一樣,疼得不明顯但又讓人難受。這時候得治“關”,也就是膝蓋周圍的關節點,比如“膝眼穴”。給它們來個“探秘”式的按摩,就像尋找寶藏一樣,把隱藏在膝蓋裡的疼痛一一清除。

如果你的膝蓋疼到連屈伸都困難了,那可得重視了!這時候得治“背內”,聽起來有點玄乎,但其實是指通過調理背部(尤其是膀胱經)的穴位來間接治療膝蓋問題。想象一下,背部就像是膝蓋的“遙控器”,通過調節背部的穴位,膝蓋就能重新獲得“遙控器”的指令,恢複自如的屈伸。

如果膝蓋疼得像小腿都要折了一樣,那可得趕緊治“陽明中俞髎”,也就是足陽明胃經上的穴位,比如“足三裡”。給它們來個“強力支撐”的針灸或按摩,小腿就能重新找回它的“支撐力”,不再搖搖欲墜。

如果疼痛還伴隨著其他複雜症狀,比如小腿酸軟無力,站不了多久就累,這時候得治“少陽之維”,也就是少陽膽經上的穴位,位於外踝上五寸左右,現代稱之為“光明穴”。給它來個“能量充電”的按摩,小腿就能重新充滿電,站得穩、走得遠。

話說啊,咱們身體裡的這些骨頭啊,就像是搭建房子的梁柱,各有各的位置和名字。輔骨呢,就是咱們大腿外側那根重要的骨頭,往上一摸,橫著的骨頭下麵那塊地界兒,古人管它叫“楗”,聽著像是個秘密基地的鑰匙似的。再往下,兩邊髖骨之間,那可是身體轉動的樞紐,叫做“機”,想象一下,就像機器的軸心,靈活得很!膝蓋那嘎達,解開關節的地方,就是“骸關”,走路跑步全靠它靈活。膝蓋兩側的骨頭,手拉手一樣,叫做“連骸”,感覺像是守護膝蓋的小衛士。

再往下,膝蓋下麵那塊輔助性的骨頭就是“輔”,而輔骨上麵那塊彎曲的部分,叫做“膕”,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像“國”字,不過它可是咱們大腿後側的重要部位哦。再往上摸,膕上麵還有個關卡,咱們就叫它“關”吧,簡單直接。至於頭上的橫骨,那可是咱們睡覺時的枕頭——啊不對,是“枕骨”,支撐著咱們的腦袋瓜子。

接下來,咱們聊聊水俞五十七穴這事兒。聽著挺玄乎的,其實就是身體上跟水液代謝相關的五十七個穴位。想象一下,這些穴位就像是身體裡的天然水龍頭和排水口,調節著咱們體內的水分平衡。具體分布嘛,尻(就是屁股啦)上麵有五行穴位,每行五個,排列得整整齊齊,像是軍訓的小方陣。伏菟(大概是肚子上的某個位置)上麵也有兩行,每行五個,左右對稱,像是守護腹部的衛士。腳踝上麵還有各一行的穴位,不過這次每行有六個,像是給腳丫子開的專屬按摩店。

說到髓空,那可是個神奇的地方,就在咱們腦後的三分之一處,顱骨交界那塊尖銳骨頭下麵藏著。還有啊,牙齦根部下麵、脖子後麵中間那塊突出的骨頭下麵、風府穴上麵,以及脊柱骨和尾骨下麵的空隙裡,都有髓空的存在。這些髓空啊,就像是身體裡的秘密通道,連接著咱們的精髓和氣血。



最新小说: 蒼穹封影 我的槍附加百種特性 殷朝新政誌 使魔時代:我的使魔來自地府 天才少女之重生逆襲 龍澤戰紀 新生報到!開局三年極限怪誕考核 暴君因假公主心聲瘋狂改劇情中 阿勒泰恐怖專線 高武:拒絕校花,獲得萬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