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是為了你好,媽辛苦生下我們,為了我們在奶奶手底下沒少吃苦受罪,咱們妹妹因為是女孩子被奶奶嫌棄……”
李知禮仿佛李母上身,這一刻,李知言在他身上看到了聖光,那種感化一切罪惡的聖光。
“閉嘴!”李知言果斷出手,一個緊急閉麥。
“如果你非要這要說,那我問你,媽不容易,咱奶就容易了嗎?
咱爹向著咱媽不孝順奶奶,我是爹的兒子,自然有樣學樣了。
爹不孝順奶,我不孝順媽,誰也彆說誰。
再說了,你們覺得奶奶是惡人,但你們想想,奶有沒有區彆對待爹和姑姑?
咱媽老說奶奶重男輕女,說妹妹可憐。
但你們仔細想想,奶奶打過嬌嬌嗎?
要我看,不是咱奶重男輕女,而是咱媽重女輕男。”
李知言說的那叫一個有理有據。
就原主的記憶而言,老太太不是一開始就區彆對待孫子和孫女的。
在普遍的多子多福的觀念影響下,李老太太十分喜歡孩子。
都知道孩子小的時候的特彆難照顧,半夜起來喂奶,換尿戒子是基操。
有些孩子整夜整哭,大人根本睡不了。
李母是嬌氣的知青,嫁給李父之後更是被寵的沒邊兒了。
她自然是不可能照顧孩子的。
李老太太心疼兒子白天下地,晚上照顧孩子。
於是大包大攬接下了照顧孩子的艱巨任務。
一連三個男娃,都是李老太太把屎把尿拉扯到兩歲,等孩子好帶了李母才接手的。
輪到李嬌嬌時,李母慈母心泛濫,親自帶孩子。
這一對比,李老太太發覺到不對勁了,兒媳婦心偏的沒邊兒了。
李老太太給孩子們吃的,李母說李老太太不安好心,攛掇著他們母子離心。
小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是天生的,被李母一忽悠,三個娃都覺得奶奶是壞奶奶。
老太太前腳給孩子們吃的,後腳那吃的就被李母吃了,美其名曰她吃的好了,才有奶,嬌嬌才能長得好。
孩子們慢慢長大,一式四份的東西,三個孫子落不下一點兒,全都成了李嬌嬌的。
吃的李嬌嬌吃。
用的,李嬌嬌能用的上就用,用不上李母便會把東西換出去,再換來李嬌嬌用得上的東西。
這老太太能忍?
一開始她隻是罵兒子,後來她開始罵兒媳婦,再後來氣急了,連帶著李嬌嬌一起罵。
也是老太太身體好,要不然早被氣死了。
李知禮和李知仁聽了李知言的話,一時半會兒沒反應過來,竟然覺得李知言說的十分有道理。
爹確實不孝順,奶奶也確實沒打過妹妹。
至於罵兩句?
那都不是事兒,哪個孩子沒挨過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