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奧德彪的提問,趙大使顯得有些猶豫。
這時,普裡特接過話茬,解釋道
“布隆迪的土地貧瘠,農業技術也稍顯落後,所以糧食產量一直不儘如人意,但這並不意味著這裡不能種植。”
“請放寬心,我們已在深入調研,時機一到,便會啟動試點項目。”
奧德彪自然也清楚。
多年來,龍國持續為布隆迪援助,無論是資金還是技術,都毫不吝嗇。
雖說是無償援助,但吃人嘴短,拿人手軟,非洲這邊的礦產基本都賣給龍國了。
在龍國的幫助下,布隆迪的公路、水電站、醫院等基礎設施得以建設和完善。
布隆迪政府深知農業對國家的重要性,因此將其視為發展的核心。
趙大使也一直致力於推動布隆迪農業的複興。
不過,當地的工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主要以生產卷煙、棉籽油和啤酒等輕工業產品為主。
令人遺憾的是,布隆迪連基本的水泥都無法自給自足,全部依賴外部輸入。
薄弱的工業基礎意味著他們無法接觸到先進的設備和農業技術。
此地急需優質的種子、完善的灌溉係統以及肥料和農藥等農業生產必需品。
毫不誇張地說,這裡是一窮二白。
當地的農民們大多隻能使用最原始的工具進行耕作,甚至連一把像樣的鋤頭都難以保證。
完全依賴天氣來決定收成的好壞。
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農民們去種植需要精心照料的水稻,確實有些強人所難。
萬一遇到惡劣的天氣,所有的努力都可能化為烏有。
而且,即使水稻能夠順利收獲,稻米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加工才能食用。
因此,在布隆迪人的心目中,種植水稻遠不如種植木薯和棉花等作物來得實在。
這些作物隻需要簡單地埋入土中,然後等幾個月直接收獲就行了,什麼都不用管。
更重要的是,它們的產量還相當可觀。
布隆迪的氣候非常適合種植水稻,一旦成功,其產量將會遠超木薯等農作物。
“副總統先生,您看我們能不能從龍國引進一些頂級的水稻種子,並且請他們的農業專家來指導我們試種呢?”奧德彪試探性地提議道。
普裡特聽後大笑起來,“哈哈哈,你的想法跟我們的計劃不謀而合!趙大使這幾年一直在努力推動這個項目,我們已經在行動了!”
“真的嗎?那太好了!”
“沒錯,過段時間新一批的稻穀種子就會運到,到時候我會給你留一份。”趙大使大方地說道,完全沒有提及任何要求。
奧德彪有些尷尬地摸了摸鼻子,“可是,我對種水稻一竅不通,聽說這技術門檻可不低。”
他承認自己在農業方麵的無知,但非洲的“白嫖”文化讓他厚著臉皮向趙大使求助。
正所謂“臉皮厚,吃得夠”。
想要在非洲闖出一片天,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武裝力量。
而要養活這麼一支力量,單靠木薯和香蕉是遠遠不夠的。
引進水稻、農業和畜牧業成了他迫在眉睫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