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不解,原劇情裡何時郭德綱成了聾老太太的好孫子,背後原因何在呢?然而,一想到原劇情中的郭德綱日後精湛的烹飪技藝,他意識到是聾老太太貪嘴所致。
隨著郭德綱廚藝的增長,聾老太太為了口腹之欲,逐漸拉近距離。
直至賈大旭過世,明白張家媳婦靠不住,她便徹底把所有的關注放在郭德綱身上,堅定地站在了他的一邊。
由此想到,這輩子不能再輕易為這位聾老太太機會,何雨柱可不願毫無緣由成為彆人眼中的“孫子”。
雖說到後來聾老太太雖在暗地裡策劃,卻並未太深地算計郭德綱,死後甚至還將房產留給前者,如果沒有她,劉曉歐也許就不會和郭德綱結婚育子,何氏家族可能會因此斷後。
但這並不改變聾老太太最初的初衷並非希望郭德綱有所作為。
因為當年劉曉歐和許茂生婚後幾年未能生育,按照當時的思想觀來看,這樣的責任通常歸咎於女性,是她們不育。
在這種觀念驅動下,許茂生的行為也是出於無奈,作為出身富貴的劉曉歐不得不默默忍受。
對聾老太太而言,她一直重視易中秋。
她知道郭德綱哪怕與劉曉歐結合,也會受其善良影響以及對她的依賴。
加上郭早對易中秋唯命是從,夫婦二人一定能妥善照料他們的晚年。
有劉曉歐家業的經濟支持,他們的生活肯定不會有太多的匱乏。
聾老太太之所以如此促成郭德綱和劉曉歐,一方麵利用她的地位和郭的廚藝讓老年的自己更舒適;另一方麵,她認為擁有三個孩子的秦淮茹和婆媳關係複雜的賈張氏,即便嫁給郭德綱也無法完全投入到為易家的晚年服務中,秦淮茹的關注焦點自然會集中在子女身上。
而且在她眼裡,劉曉歐遠比秦淮茹更適合當郭德綱的妻子。
最後,聾老太太也洞察到棒梗等劣行意味著他已經被賈張氏削弱了可靠性,因此出於考慮郭德綱晚年的保障,堅決反對郭與秦淮茹走得太近。
一切都源自易中海暗自設局,想促成傻柱和秦淮茹之間的感情,聾啞老太婆雖然不明所以,但她深信直覺,出於尊重易中海的想法,並且無法公開阻止二人結合,也不能直接反對他的計劃,隻好暗地裡策劃,安排聾啞娥和傻柱走在一起。
總結而言,對聾啞老太婆及其丈夫易中海而言,讓傻柱和聾啞娥結為連理是最有利的選擇。
不過,老太婆未預料到的是,婚後多年兩人沒有生育問題並非出在聾啞娥身上,這陰差陽錯讓傻柱意外多了一個何曉的兒子。
了解到這一切後,何雨柱深知拉攏聾啞老太婆入自己陣營無望。
於是,他決定避免和這些人有任何瓜葛。
然而他也意識到,隻要他留在這個四合院,未來富貴的日子就會不可避免地引來他們的算計,特彆是等到賈東旭去世,他對易中海他們將更加具有價值,極可能會被他們視為養老和扶持的對象。
因為即便是麵臨養老的壓力,易中海已開始針對傻柱有所算計,扣留了何大清每月寄回家的錢,意圖耗儘傻柱的財產,在他倆陷入困境時給予“援手”。
未來若沒有了養老選擇,易中海肯定會將目標集中於傻柱,意圖掌控其人。
一想到未來的麻煩,何雨柱頭痛不已。
他認定,為了完全擺脫原著中的困擾,最佳方案不再是留在此處,最好是立刻搬家,這樣易中海這些人便乾涉不了他的生活。
而且他認為,並非所有的四合院管事都會如易中海一般惡劣。
在人口較少的一進小院落過日子或許更安寧。
事實上,當時私人買賣房屋尚可,他要借此機會找一間心儀的小型四合院。
偌大的京城裡,不可能找不到符合心意的一進院子。
何雨柱偏好小型四合院,是因為他對未來的變化有所洞察,購買更大的房子可能保不住,最終要麼賣出要麼出租,遠不如直接購置一進院子來得省心,既能確保房子安全,又不引入外來住戶。
此外,當下房屋價格已非普通數目能輕易承擔。
相較於價值幾千萬或上億(當時的幣種麵額較大,最大的五萬元折合成今日貨幣需以一萬比一的比例換算)的二、三進四合院,一進院或許僅需數百萬元就可買到,超過一千萬已是極限。
根據原本的記憶,何雨柱明白傻柱擁有大約三百多萬存款,若將目前居住的主屋和妹妹何雨水的耳房賣掉,收入還會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