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努爾哈赤的求和信,常洛陷入了沉思,此時的建州女真,尚未生出入主中原之意,眼下大明朝廷百病纏身,自顧不暇,緩一緩再收拾努爾哈赤也未嘗不可。
他召集孫承宗、袁可立、徐光啟、畢自嚴、畢懋康、文震孟、張問達、楊漣、周延儒、溫體仁,到文華殿中議事,想試探一下朝廷重臣對此事的看法。
國之大事,唯祭與戎,大臣們傳閱完努爾哈赤的求和信,誰也不敢輕易說話。
常洛問道:"孫先生,你以為如何?"
孫承宗最善體察人心,太子如果不願與努爾哈赤議和,大可以置之不理。但努爾哈赤在遼東殺戮甚重,朝廷即使想議和,也開不了這個口。
他略一沉吟,拱手答道:"老奴言語倨傲,信中仍自稱天命可汗,仍擅用天命年號,反心昭然若揭。"
常洛又問道:"眾卿以為如何?"
袁可立:"這不過是老奴的緩兵之計,毫無誠意可言,以臣之意,根本不必理會他。"
徐光啟:"黃河以北氣溫驟降,普降大雪,關外嚴寒可想而知,努爾哈赤這是饑寒交迫,實在扛不住了,朝廷不可給他任何喘息機會。"
右都禦史楊漣反應猶為激烈:"自古漢賊不兩立,熊廷弼身為遼東經略,不該將此等亂臣賊子的信送到京師,莫非熊廷弼有媾和之意?"
禮部尚書文震孟也說道:"擺在努爾哈赤麵前的隻有一條路,那就是俯首待戮。窮途末路了,他竟然還想著以遼東邊牆為界,割地為王,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工部尚書畢懋康、刑部尚書張問達也讚同楊漣、文震孟的意見。
隻有戶部尚書畢自嚴字斟句酌說道:"老奴狼子野心路人皆知,朝廷自然不可放過他。但遼東十幾萬大軍,後勤保障極其困難,若能休兵一年半載,也未嘗不可以考慮考慮……"
畢自嚴的話還沒說完,楊漣就跳了出來,憤然說道:
"畢堂部,你這說的是什麼話?老奴妄圖以遼東邊牆為界,他這分明是把自己放在與朝廷對等的位子上了。如果與建奴議和,朝廷就是自降身份,尊嚴安在?體麵安在?四海臣民會怎麼看?三軍將士會怎麼看?身為朝廷大臣,可不能學秦檜!"
萬曆二十二年,戶部郎中顧憲成上書抨擊朱翊鈞,罷官回鄉後開設東林書院講學,專以針砭時弊、抨擊朝政為能事,吸引了一大批誌同道合的人,形成了"東林黨"。
"東林黨"的主要人物有趙南星、左光鬥、顧大中、高攀龍、楊漣等人,朝廷大臣葉向高、韓爌支持"東林黨"。
他們要求澄清吏治,取消礦稅,清算稅監、礦監,主張在遼東與建州女真作毫不妥協的鬥爭,在朝野內外聲勢極大。
隨著"東林黨"的形成,其對立麵齊黨、楚黨、浙黨也逐漸形成,雙方之間短兵相接,互不相讓,黨爭之勢愈演愈烈。
"東林黨"自詡為清流,特彆熱衷於揮舞道德大旗,和他們站在同一戰線的就稱為"君子",和他們觀點相左的就一律稱為"小人"。
楊漣的幾頂大帽子扣得畢自嚴毫無招架之力。
他連忙辯解道:"我也沒說過與老奴議和。我的意思是,既然老奴假求和,朝廷也可以將計就計拖延時間,然後籌集錢糧,整頓兵馬……"
楊漣又大聲打斷道:"老奴可以假求和,朝廷卻絕不可以假議和!大義名分豈容商量!"
東林黨人最喜歡說這種正確的廢話,卻又讓人無法反駁,畢自嚴苦笑道:"楊大人說的對,是我又失言了。"
楊漣冷哼一聲,“哼!我看你就是怕了建奴,貪生怕死之輩,有何顏麵立於朝堂之上!”
畢自嚴也是個火爆脾氣,氣得渾身發抖,指著楊漣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