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地,王韶起身問道“先生、如您是曹劌,領兵與齊軍作戰會怎麼做?”
王韶還是對軍事感興趣,這個疑問等不到回家再問,這時提出疑問,聽陳恪鄭重回道“兩軍對陣,戰術必須服從戰略,如莊公采納我的建議,我會堅壁清野絕不與齊軍決戰,時間對我有利,就要將這場仗打成拖延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如莊公未采納我的建議,但我認為從戰略上時間對我有利,也會在戰術上打成拖延戰,齊軍敲幾通鼓我都不會出戰,更不會破壞規矩,因為規矩對我有利。”
“記住、軍事必須服從政治,戰術必須服從戰略,而戰略必須服從國家的最大利益,每一名指揮官都必須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來考慮戰略戰術。”
陳恪說完,王韶躬身行禮,恭敬地回道“學生明白了。”
等王韶坐下,這個表率作用實現了,一名學生起身問道“請問先生,如何才能變強。”
陳恪笑道“當你走進鶴翔書院得到這麼多的名師教導,不就在變強嗎?”
這話引來台下一眾師生輕輕點頭,高適也在點頭中。
這時門口傳來一道聲音“請問先生,您是如何從曹劌論戰中得出這個結論的。”
聽這道聲音陳恪轉臉看向門口,見一個麵目清秀的少年站在門前,見他看來急忙躬身施禮。
少年的年齡與王韶相若,身材偏瘦、氣質文雅。
但這不是陳恪關注的,他關注少年問出的問題,這是學習的竅門,他本來不想在這堂課上說,卻因少年的提問而不得不提前說了。
但在說之前先要問一句“小郎如何稱呼?”
少年躬身回道“回先生、學生章惇。”
聽到這個名字陳恪眨眨眼,他又遇到一個熟人。
這位也與北宋某位名臣重名,但北宋名臣再多,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包拯、王安石、章惇而已。
包拯代表了民意,他在擔任權知開封府一職時,汴京的百姓就有一句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而王安石和章惇卻代表了北宋王朝的另一條出路,他倆如成功了,可能就不會出現靖康之恥。
在北宋名臣中他看重這三位,但這是按出場順序排列的,如按印象深刻的順序,則是王安石、章惇、包拯,章惇排在第二位。
這位人物在後世的名氣不顯,還被排在奸臣榜裡,原因很簡單,他與司馬光的治國理念不同,還是王安石改革路線的堅定擁護者。
而第二個理由就有點可笑了,他的繼任者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奸臣蔡京。
這個理由同樣落在王安石的身上,這就讓曆史生陳恪產生了懷疑,“蔡京不是宋徽宗趙佶提拔重用的嗎?”
這個疑問很快就被他解決了,現在他就可以解決章惇的疑問“我讀‘曹劌論戰’後升起一個疑問,曹劌在軍事上這麼厲害,後來怎樣了?”
“於是帶著這個疑問翻閱史書,未見曹劌的名字卻知曹劌論戰後齊軍又與魯軍打了三次戰役,魯軍屢戰屢敗。”
“這時我就想起一件事,《左傳》作者左丘明是魯國的史官,我能知道後麵的事也是從《史記》中看到的。”
“於是得出一個結論,縱然公正的史官記史也會帶著個人感情。”
“帶著這個認識我就從其他方麵入手,從齊魯兩國此後的發展進行研究,逐漸得出一個結論,不論是長勺之戰還是柯地和會,在政治上都是齊國贏了。”
“這就讓我不能不帶著疑問繼續尋找答案,從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史料中得出一個結論,他們很講信諾和規矩。”
“得出這個結論再回頭看曹劌論戰,就知道魯國輸在哪了,他們破壞了規矩、失去了朋友。”
他對章惇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見章惇低頭沉思就繼續說道“讀書生疑,然後去尋找答案,才會有自己的見解。”
聽他一言章惇猛然清醒過來,抱拳深深地鞠了一躬,欣喜地說道“多謝先生指點。”
他說得誠心正意,陳恪又收了一個學生。
喜歡晴陽照行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晴陽照行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