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兵團的第一次實地偵查實實在在地持續了24小時,在這24小時內,他們在狹小的掩體內幾乎沒有移動,每個人都是精疲力竭。
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整個偵查過程沒有遇到任何意外,當他們趁著夜色撤離時,萬昔營地的最新布防情況,已經完完全全地呈現在了他們的眼前。
重機槍火力點的位置、敵方基本的武器裝備情況、夜間巡邏的路徑和頻次、一部分陷阱的布局、關鍵人物的藏身處
基本上,那些可能影響作戰的關鍵情報都已經到手。
鑒於此,陳沉乾脆利落地做出決定,取消了原本計劃中的抵近武裝偵查。
這絕對不是疏忽大意,恰恰相反,這是最謹慎的表現。
要知道,“情報獲取”和“作戰難度”這兩個元素之間並不是線性相關的關係,也就是說,並不是情報越多,作戰就會越順利。
在到達一定的閾值之後,情報所帶來的收益是遵循邊際效用遞減的原則的,有可能付出重大代價得到的情報,給作戰的幫助會少得可憐。
所以,在確認情報已經達到需求基線之後,最正確的選擇就是取消進一步的偵查行動,以獲取最大的安全性。
對於這一點,陳沉其實是有親身體驗的。
上一世,他參加四國聯合行動的時候,有一支來自老撾的小隊就是因為過於迷信情報的作用,在明明已經具備作戰條件的前提下還執意進行進一步偵查,最後偵查員暴露,整個行動組都被連根拔起。
這樣的錯誤,自己可不打算再犯一次
勇士車開回了猛卡城內,住處的客廳裡,陳沉開始與東風兵團的其他三人討論具體的作戰計劃。
當然,他其實也可以選擇搞一言堂,但那樣的做法並不利於整個小隊的成長。
參與感是很重要的,說錯不要緊,自己會及時糾正,但如果都不說的話,那問題就很大了。
“綜合來說,這次的偵查中我們並沒有發現超出預計範圍的特殊情報。”
“對方的火力情況在前期想定的威脅範圍之內,整個營地布防和組織形態也很正常,武裝人員並沒有展現出任何‘高超的’、或者說‘特殊的’軍事素質。”
“同時,萬昔營地也並沒有出現可以供我們利用的關鍵事件那具屍體的情況我們都已經知道了,隻是一個偷了貨的村民而已。”
“所以,基於這些已有信息,我們可以基本確定一點,那就是,這次的進攻,將會與我們預期一樣,是一次標準的夜間滲透作戰。”
“那麼,我們的作戰計劃,就是要按照夜間滲透作戰的標準來製定了。”
“這一點,大家沒有疑問吧?”
“沒有!”
其他三人一齊回答。
於是,陳沉直入主題,開始講解自己的第一版作戰計劃。
“那好,現在我們進入正題,過程中有任何問題,你們都可以直接提出來。”
“首先,根據對方布防情況,我們先要確定此次滲透的進入路線”
整整6個小時的討論時間,四人從“進入”開始討論,根據每一個敵人和村民的位置、根據每一個火力點的射界、甚至根據每一處窗口的朝向,規劃出了一整套最最精細的進入、作戰、撤離的路線。
而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就連陳沉都非常滿意。
因為經過了所有人的充分討論,這份作戰計劃非常自然地考慮到了所有人的特質。
比如鮑啟提出自己刀法還不夠熟練,那就安排幾次臨時的武器交換,讓他在難度大的場景用陳沉的csls2去解決稍遠的敵人,把近處的敵人交給陳沉用匕首解決;
比如李幫認為自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可以在三秒內連續投出3枚手雷,那最後的清掃中,原本最困難的兩棟建築就可以調整優先級,著重進攻投擲物無法發揮直接殺傷作用的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