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自實行攤丁入畝後。
農民們那原本沉重且充滿變數的命運終於迎來了一絲曙光,並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過去,丁稅與田賦分彆征收,這使得農民不僅要承受繁重的賦稅壓力,還要麵臨各種複雜繁瑣的稅收計算方式。
然而如今,兩者被巧妙地合二為一,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更為合理的稅收製度。
在這個新製度下,土地成為了衡量納稅多少的關鍵因素。
擁有較多土地的人需要相應地承擔更多的稅負;
反之,那些土地較少或者根本沒有土地的農民,則隻需繳納少量甚至無需繳稅。
正因如此,地少乃至無地的貧苦農民們肩頭的擔子驟然減輕,他們基本擺脫了過往那種令人窒息的賦稅重負。
麵對這種變化,社會各階層的反應可謂大相徑庭。
窮苦大眾們無疑大大地鬆了一口氣,心中滿是對這項政策的感激與喜悅之情。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富裕階層卻猶如被掐住了咽喉一般,憋悶不已。
畢竟,他們手中握有的大量土地意味著必須要付出更高額的稅款。
當然,也有一些心懷不滿的富人企圖違抗這一新政。
對此,四爺的態度異常堅決,手段更是簡單粗暴——直接下令讓這些不聽話的家夥嘗嘗槍子兒的厲害!
儘管,四爺的這般鐵腕舉措引來了不少非議,致使他的口碑一度下滑,但來自未來的李衛卻深知其中深意。
李衛明白,四爺的這番舉動實際上是為風雨飄搖中的大清王朝成功續了命。
縱觀整個清朝曆史,造反者此起彼伏,數不勝數。
然而,因土地和糧食問題而起事造反的情況卻極為罕見。
這一切都得益於雍正帝所推行並實施的土地稅製改革。
這套土地稅製從誕生之日起便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一路傳承延續,直至華夏大地步入21世紀初期。
最終,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以及國家戰略的調整,農業稅才得以徹底廢除。
自古以來便有“得民心者得天下”之說法,而事實證明,得民心者不僅能夠奪取天下,更能夠守住這份來之不易的江山社稷。
對於此點,李衛可謂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
時光回溯至雍正二年正月初七,彼時的河南開封正遭受著一場罕見的暴雨襲擊。
傾盆而下的雨水如猛獸般肆虐,最終導致河堤不堪重負,轟然決口。然而,就在這危急時刻,卻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方麵,河道衙門的主官們一心隻顧自己的安危與利益,忙不迭地收拾細軟、搬離危險地帶;
另一方麵,那些因四爺新政而獲得土地的窮苦百姓們,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自發組織起來前往河堤搶險。
他們扛著沙袋、拿著工具,不顧個人安危,奮力堵塞住不斷洶湧而來的洪水。
令人驚歎的是,僅僅用了短短兩天時間,這些普通百姓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成功修複了被大水衝垮的河堤!
這一驚天動地的壯舉迅速傳遍四方,人們無不對這些樸實善良的百姓豎起大拇指稱讚不已。
此事一經傳播開來,更是充分彰顯出四爺所推行新政的顯著成效與巨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