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沒想到蔡襄如此著急。
但就這樣把李春丟下卻屬實有些不合適。
可當他轉頭朝李春看去的時候,卻發現他正在那微笑的看著自己
“去吧,李春就不去了,我想再在這裡看看這趙州橋。”
林凡點頭,再加上蔡襄催得急,隻好抱拳一拜
“李師,學生告退!”
說罷,林凡便和蔡襄一起,邁步進入到了旋渦中。
原地。
李春望著煥然如新的趙州橋,還有今時今日的趙縣,臉上露出了微笑。
歡笑的孩童,繁華熱鬨的街巷,明亮卻不刺眼的萬家燈火。
雖然心中依然有著和蔡襄同樣的疑惑。
但能看到華夏盛景,又能將《公輸班紀》托贈予可信之人,他已經了無遺憾了。
然而,就在他舉目四望的時候,橋頭處一塊藍底白字的牌子突然進入到了他的視野當中。
【五水共治宣傳牌】
【水是生產之要,生產方式和產業結構,決定水體水質,治水就是抓轉型;水是生態之基,氣淨、土淨,必然融入於水淨,治水就是抓生態;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臉時要用、口渴時要喝、灌溉時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
五水共治,創造和諧社會,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牌子最底下,還有五水共治的注解
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
看到這塊宣傳牌。
李春瞳孔驀然一縮。
接著臉上露出了一抹豁然暢快的笑容“人定勝天!”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啊!
畫麵定格,轉到蔡襄這邊。
“這個!這個!還有這個!!”
蔡襄正不停的把一本又一本的書冊放到林凡手上。
林凡低頭看向手上的這一本本書籍和紙張。
詩詞、奏議、雜文,林林總總,不下百餘篇。
《龍壽丹記》、《蔡襄治平會計錄》、《茶果》、《荔枝故事》、《講〈春秋〉〈左傳〉疏》等等等等。
藏書之多,所作之豐,完全不在當初的辛棄疾之下。
南宋文學家劉克莊題跋蔡端帖時說“又一借六典劉茂才,何人藏書,乃富於蔡公耶?”
僅此一句,就足以看出蔡襄藏書之豐。
眼看著蔡襄開始翻箱倒櫃,開始把一本親手注解的《論語》也給翻出來的時候。
林凡站不住了,趕忙抬手製止道
“蔡師,夠了夠了……四書乃文人立身之根本,使不得,使不得……”
“有何使不得?!”
蔡襄眉頭一擰,一臉的急火,道
“林生,事出突然,此地不是蔡某本來居所,縱使翻箱倒櫃,也隻找出這些書籍,林生,快,你有辦法,快帶蔡某去往福州老宅,那裡……那裡還有……”
林凡抬手按住蔡襄臂膀,微微搖頭。
“來不及了,對麼……”蔡襄神情一下子變得頹然,委頓的坐倒在了椅子上
“蔡某,蔡某實在是汗顏啊……”
林凡微微一笑,朗聲回道
“蔡師先前對萬儒做了釋義,那學生也來說說學生所理解的文道之永昌。”
“學生以為,所謂文道,指的並不是單一的文學,它指的,應該是我華夏的文化。”
“一如蔡師的字,蔡師的茶,全都是我華夏千年文化的精粹。”
“所以蔡師不必愧疚,除卻這些作品,您的出現,您的存在,本身就是對我華夏後世最好的饋贈!”
“蔡某如何當得此等盛讚……”蔡襄話說一半,突然好似想起了什麼,蹭的從座位上跳起,跑去書架上又是一陣翻找,嘴裡喃喃的道“茶……茶……”
“哈哈!找到了!!”
不一會,就找出來一本金絲線裝的小冊子,隨後滿臉欣喜的拿過來塞到了林凡的手上
“給!還是林生你提醒了我,這個東西我本來是打算帶進墳墓裡頭取得,想來應該比我那些無用的注釋要有用的多。”
林凡低頭一看,見到封皮上麵書寫的《小龍》二字,眼前頓時一亮!
可就在這時,一道旋渦無聲無息的出現在了林凡身後,周圍空間微微激蕩。
與此同時,一陣嘹亮的吆喝,也從屋外傳來
“蔡知州!工匠們都已經齊聚,就等您一聲令下,咱們就準備開始造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