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崔澈第二次來到樂平公主府,他一進門就被滿院子的嫁妝給震撼到了。
‘這得有多少抬!’
崔澈暗自咋舌道。
楊堅夫婦儘管平日崇尚儉樸,但長女再嫁,出手還是闊綽得很,光是布絹就賜下萬匹。
南宋呂祖謙在《宗法條目》中就有記載嫁女費用一百貫,娶婦五十貫,嫁資倍於娶費。
雖與隋朝時隔久遠,但有一點是相通的,女子出嫁的嫁妝要高於男丁娶婦的彩禮。
在古代,女方父母一毛不拔,隻索要大筆錢財,不出嫁妝的情況也有,但那是讓女兒為妾,叫作買妾之資。
正妻則必須帶足了嫁妝,風光過門,否則會被夫婿府中之人輕視。
崔澈早就已經送過了聘禮,便是六禮之中的下聘環節,那是他第一次來到樂平公主府,隻是楊麗華依禮回避,宇文娥英也沒見著。
可就崔澈送的那些娉禮,哪怕是超級加倍也用不著這麼多的嫁妝。
然而當一身玄色純衣纁袡禮服的楊麗華向他款款走來,崔澈便再也挪不開眼睛去分心妻子豐厚的嫁妝。
楊麗華看著崔澈出神的模樣,嬌羞一笑,又拿團扇遮住了臉。
宇文娥英隨同母親被崔澈接走,手裡攥著繼父給的迎親紅包,喜慶的日子裡,臉上也終於露出了笑容。
年幼的她很清楚母親的心意,雖說心裡不願與人分享,但還是由衷為她感動高興。
由樂平公主府往禮會院,一抬抬嫁妝目不暇接,讓沿途百姓驚歎不已,隊伍洋洋灑灑,十裡紅妝,也算讓眾人長了見識。
來到禮會院的時候,已經臨近巳時正刻。
稍候了一會,到了時辰,隨著一聲‘吉時到’的呼喊,崔澈與楊麗華在宇文娥英伴作的花童陪伴下,步入會場。
場中賓客雲集,認識的,不認識的,但凡有個一官半職,統統擠在了會禮院,甚至連楊堅夫婦都親臨女兒的婚禮。
讚者宣讀誥文,崔澈與楊麗華行沃盥禮,洗淨雙手,表達鄭重之情。
隨即便是對席禮,二人相對而坐。
楊堅為他們賜下一碗飯,一碗肉,讓崔澈與楊麗華同食,即為同牢禮,表示二人自此同為一家。
又有人呈上合巹酒,所謂巹,便是葫蘆製的瓢,崔澈與楊麗華各飲半瓢,又相互交換,飲儘對方瓢中所剩,即為合巹禮,由於葫蘆味苦,也寓意著二人將來要同甘共苦。
飲罷合巹酒,崔澈強依禮解下楊麗華發髻上係著的彩帶,他高舉彩帶向親友們展示,表示這場婚禮得到他們的認可與祝福,這便是解纓禮,也表示楊麗華已被自己迎娶進門。
隨後就是結發,崔澈與楊麗華分彆割下一小撮頭發,用紅繩捆綁在一起,便是結發夫妻。
二人互贈玉佩,即為信物,再執手接受親友祝福,行過執手禮,最後終於來到了三拜之禮,即拜天地、拜父母,以及夫妻對拜。
隻不過這拜父母,拜的僅僅是楊堅夫婦。
倒不是崔澈父母早亡,若是娶的尋常女子,他怎麼說也要把祖母、姑母請上座位,但哪怕是婚禮,誰又能與楊堅夫婦平起平坐。
聽罷楊堅夫婦的叮囑,隨著讚官一聲‘禮成。’
崔澈長舒一口氣,總算是走完了全部流程,相比較娶妻,還是納妾要簡單得多。
澈哥兒三個側室,妙容是自家丫鬟出身,穆邪利也是被他買回府中,尉遲熾繁為楊堅所賜,孤苦伶仃。
當時崔澈也隻是叫上幾個親朋好友,關上門小宴一場,哪有這麼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