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設立義倉
崔澈心道,我還沒嫌棄你是個二婚,你居然暗戳戳拿我與楊阿五說事。
今夜同房的時候,必須得把宇文贇的靈位請進屋,擺在床前。
“你與我說這事作甚,崔某當初一心想娶的便是細君。”
崔澈裝作漠不關心,實際上他也確實對楊阿五沒什麼心思,二人就隻是在幾年前崔澈隨楊廣出鎮並州時見過一麵,那時楊阿五才九歲,他能有什麼想法。
說罷,崔澈將喝奶喝得正起勁的菩薩奴抱開,不顧他嚎啕大哭,放進了搖籃裡。
隨即便將楊麗華撲倒在床,用實際行動表達心中的愛慕之情。
楊阿五與晉王妃之弟蕭瑒的婚事原本都已經要議定了,隻差臨門一腳,卻偏偏逢了喪事。
蕭瑒之父,西梁天子蕭巋因病駕崩,終年四十四歲,諡號孝明皇帝,廟號世宗,由太子蕭琮繼位。
遭了父喪,蕭瑒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談婚論嫁,必須得守孝三年,再作計較。
故而楊阿五的婚事再度拖延下來,但好在她還年輕,還未滿十三歲,哪怕三年後,也才十五六歲的青春年華。
崔澈顧不得感慨楊阿五婚姻之路崎嶇坎坷,在送走楊麗華母子與義女宇文娥英後,沒多久朝中就有政令下達,命各地州縣興建義倉。
由當地官員根據治下軍民的家庭貧富狀況,訂出相應等級標準,每年秋收後,各家按照貧富等級,捐出的粟麥,放置在義倉,以備災年。
上戶為粟麥一石,中戶為七鬥,下戶為四鬥。
崔澈清楚,這一條政策的出發點無疑是好的,隋朝這些年確實是災害頻發。
可他也明白,義倉雖然是民眾所捐,用來防備凶年,但必然是會被官府挪用,這種事情在後世都屢見不鮮,更何況是封建社會,家天下。
起初民眾或許還會捐獻粟糧,但若是被挪用得多了,官府又不給補上,誰又會繼續捐獻。
到那時,半自願性的義倉製度就會演變為強製性的稅收,不需要太久,時間崔澈都還記得,就在開皇十五年,也就是十年後,楊堅下詔,將義倉轉變為官倉。
當然,糧食還得是民眾來捐獻。
但這些也與澈哥兒無關,哪怕國家信用因此破產,也不是他該操心的事情。
崔澈要做的,就是替嶽父大人辦好事情。
在青州總管府的號召下,四州各縣紛紛興建義倉,隻等著秋收後,存放民眾捐糧。
國家的信用可以破產,但他崔澈在青州百姓麵前不能言而無信,至少在自己主政青州期間,決計不許地方官府挪用義倉。
至於之後的官員挪用,也隻會讓青州百姓更懷念自己。
青州總管的三年任期已經過半,崔澈深耕底層,廣納人心,尤其是六千鹽兵,一萬鹽工,更是願意為其赴死,可謂是收獲滿滿。
與此同時,北方草原又有大事。
攝圖對隋朝卑躬屈膝,也表明他這個所謂的大可汗當到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