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南下襄陽
幽州總管府內,崔澈麾下幕僚齊聚一堂,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伐陳大戰,直到送走了朝廷使者的崔澈重回議事大廳,霎時間滿堂鴉雀無聲。
崔澈坐回主位,目光掃過下方眾人。
總管府長史李綱、司馬劉方、司錄房彥謙、記事參軍董敬、錄事參軍趙穆、外兵參軍王當萬、田曹參軍趙元淑等人無不屏息以待。
這是崔澈辛苦五年凝聚起來的文武班底。
“諸位也都知道了,崔某不日即將啟程,前線作戰固然驚險,留守後方同樣職責不輕,你等當齊心協力,輔佐劉司馬,治理幽州,不使北疆生亂。”
眾人紛紛應諾。
長史李綱對於劉方暫攝總管一職,倒也沒有多少想法。
自己人緣差,心裡也有數,李綱屢次勸諫太子為他所厭,更與吏部尚書蘇威、信州總管楊素等人關係惡劣,這些年若不是崔澈護著,恐怕早就遭了毒手。
開皇八年(公元588年)八月十六,才過完中秋節,在安排好了幽州諸事後,崔澈辭彆家眷,由一眾幕僚恭送出城,領著三千部曲一人三馬,向南奔去。
途中經過安平縣時,崔澈停留數日,讓將士們能與家眷短暫團聚,這才繼續南下。
與此同時,遠在壽春晉王楊廣也獲知了崔澈出任山陽道行軍長史的消息,他也遺憾不能與崔澈重逢。
隻是這樣的遺憾並未持續太久,很快就被心中的豪邁所衝散。
此番伐陳,雖有三位行軍元帥,但各路人馬儘歸楊廣節製,他就是伐陳之戰唯一的統帥。
當然,也隻是名義上的統帥,實際指揮全軍的,正是如今尚在大興,受任楊廣麾下行軍長史的高熲。
這一場大戰,楊堅幾乎是傾全國之力,共調集八十名行軍總管,將士五十二萬一千人,此戰若敗,短時間內再也無力南顧,又怎會真的將軍隊交由從未有過領軍經驗的楊廣指揮。
九月二十六日,崔澈領軍渡過漢水,抵達襄陽。
襄陽城下,崔澈見到了闊彆已久的同窗好友楊玄感。
早年間,崔澈與楊玄感同在楊廣幕府效力,先是任職總管府長史、司馬,又擔任河北道行台左右二丞。
崔澈迎娶楊麗華後,彆離開了楊廣幕府,而楊玄感也在不久之後便被調離。
隨著其父楊素越來越受到重用,楊堅也不可能放任楊素的嫡長子久在晉王幕府,說到底還是沒有定下廢儲的決心。
數年未見,崔澈與楊玄感熱情擁抱過後,疑惑道
“兄長是怎麼知道澈將在今日入城?”
襄陽如今集結了近三十名行軍總管,都比崔澈資曆更老,其中甚至還有崔弘度、崔弘升等宗族長輩。
崔澈不想講排場,故而特意沒有通告行程,不曾想居然望見楊玄感在城外等候。
楊玄感笑道
“聖人命你十月抵達襄陽,料想也就是這幾日,左右無事,我便時常出城望一望,正巧今日遇上了你。”
崔澈心中感動,二人又寒暄了幾句,這才攜手入城。
至於跟隨崔澈而來的三千騎卒,便由張武領著,往城外大營報到。
楊玄感將崔澈帶去行台,沿途遇見不少熟麵孔,有的是隨追韋孝寬征討尉遲迥的軍中將領,也有人曾在白道與崔澈共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