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不知前路
崔澈並不在乎阿會魯蘇是為高句麗的利誘而動心,還是真如他所說,是為了能在北疆製造動亂,使自己能夠重回幽州。
說服阿會魯蘇放棄襲擊遼西,崔澈又詢問了不少有關契丹、高句麗的具體情報。
庫莫奚與契丹、高句麗共同盤踞東北地區數百年,彼此不說知根知底,但也遠比崔澈從史書所得,要更為詳儘。
阿會魯蘇也是有問必答,甚至還捎帶將營州總管韋藝私底下與契丹、高句麗以及庫莫奚的貿易儘數告知。
上任幽州之前,韋藝就找過崔澈,要拉上好兄弟一起做買賣。
崔澈起初也答應下來,隻不過後來忙著出塞作戰,以及戰後回朝述職便耽擱下來。
韋藝自然也不會一直等下去,索性便自己單乾。
當初二人合夥販鹽,要不是崔澈攔著,韋藝利欲熏心,甚至想要擴大生產。
如今沒了崔澈阻撓,他利用營州總管的職務方便,生意做得極大,獲利遠超當初在青州時販鹽所得。
但是攤子鋪得太大,終究走漏了消息,雖然攢下巨萬家資,卻也被輿論譏諷。
阿會魯蘇走後,崔澈又陸續接待了許多小部落的首領,甚至有契丹部落的使者穿越庫莫奚的勢力範圍,前來拜謁。
而崔澈總要身穿戎服,嚴整帳外儀仗,進帳之人懾於他的赫赫威名,甚至不敢抬頭仰望。
不過崔澈此行並非隻是為了抖威風,他在人前儘顯親和姿態,一如就任青州總管後與民同樂的模樣。
幾個月的時間,崔澈都帶著六州騎卒巡視北疆,安撫部落,回到薊縣已經是十一月底。
他解散了六州騎卒,眾人卻不肯離去,堅持要護送崔澈離開幽州。
但崔澈又怎肯做這等讓朝廷生疑的事,畢竟這與百姓送彆,性質可不一樣,要敏感得多。
三萬騎卒被強製解散,就連博陵騎卒也先行一步,回了安平縣老家。
當天,城外大營一片抽泣聲。
崔澈治軍嚴整,有功必賞,有過也罰,隻不過處罰後,他總要親自去寬慰將士,故而能夠贏得將士的擁戴。
當然,最重要的也是崔澈好用計謀,在他手下,幾場大戰打下來,傷亡都不大,但繳獲卻很豐盛,賞賜部眾,更是出手大方,這樣的主將誰又不愛。
騎卒們離去後,崔澈也隨之解散了自己在治下五十座軍鎮征召來的二百親衛。
這二百親衛也曾跟隨崔澈出塞作戰,隻不過是缺席了漁陽伏擊戰。
三年下來,親衛們但凡立下功勳,儘皆一一記錄在案,優先得到提拔,崔澈更是時常賞賜,用以邀買人心。
一如青州的親衛,他們也被崔澈分散安置在六州五十鎮充當中低級軍官。
十二月初三,安排好各項事宜,崔澈將幕僚們留在薊縣,等待新任總管前來交接,而妾室們也被暫時留在了薊縣,等待自己通知。
崔澈自己也不知道下一站在哪,是留在朝中就職,還是能夠如願外任。
他率領趙文、李青、王德等二十餘名親隨先行,薊縣百姓得知消息,儘皆前來相送。
崔澈在幽州三年,並沒有在民政上投入多少精力,幾乎將政務全扔給了長史李綱、司錄房彥謙等人。
但對於幽州百姓來說,也隻有崔澈在任的這三年,他們真正過上了安生日子,再也沒有了突厥人、奚人的襲擾,無需一聽到馬蹄聲,就得匆忙躲進山林。
崔澈好不容易才從擁擠的人群中通過,離開薊城。
行到易水邊,四周傳來了轟鳴的馬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