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重義輕財
崔澈這份豪爽,自然有相應的財力作為底氣。
首先便是食邑,進位燕國公時,崔澈與賀若弼等人同等待遇,實授食邑三千戶。
楊麗華當年諒解其父,接受樂平公主的冊封,楊堅欣喜之下,更是為她實授食邑五千戶。
夫婦二人的食邑相加,便是八千戶。
每一戶的租調為粟三石、絹二丈、棉三兩。
實授八千戶的崔澈夫婦,一年的食邑收入便是石粟米、丈絹、兩棉。
而崔澈此前作為正三品的兵部尚書,一年的俸祿也才1440石粟米。
除去食邑以外,崔澈更是屢受賞賜,僅平定江南叛亂,就曾兩次受賞。
第一次是討滅高智慧,被授予布絹三千段。
第二次是回朝以後,賜黃金四十斤,絲綢三千段,良馬二百匹,羊二千口,公田百頃。
其中被授予的百頃公田,位於楊麗華的封地,並州樂平縣(今山西昔陽)。
崔澈已經派遣親信往樂平修建莊園,打理他上萬畝的田地。
博陵莊園五萬畝土地就能供養三千精騎的人馬開銷,樂平莊園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進賬。
崔澈嘴上謙虛,說是頗有家資,但實際上,滿朝文武拋開貪贓所得,一年的進項能與崔澈相比的,也就隻有他曾經的生意夥伴,營州總管韋藝。
自那日崔澈召集七房族老之後,一場博陵崔氏內部的脫貧運動隨即展開。
崔澈並不直接將錢財交給貧困的庶出子弟,而是聯合七房族老,為他們租賃店鋪,置辦營生。
努力經營,使得生意興旺,發家致富,崔澈分文不取;
無心打理,使得店麵蕭條,崔澈仁至義儘,也不會助他二次創業。
博陵崔氏之中,真正貧苦之人終究是少部分,崔澈拿出來的家中浮財,也隻是耗去了部分,仍然剩下不少。
崔澈於是不再局限於宗族之內,隻是他沒有能力幫助整個定州的窮苦百姓脫貧。
隻能分出一些接濟貧苦,又拿出部分組織開挖溝渠,再剩餘的,便全都用來資助天資聰穎,有誌於學的貧苦少年。
在恪守孝道之外,崔澈重義輕財的名聲也廣為定州之人傳頌,人稱小孟嘗,賽專諸,孝義美崔郎。
就在崔澈一心一意要做好人好事的時候,大興城中又起了風波。
事情的起因是一場朝堂上關於音樂的辯論。
音樂是貴族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才有禮樂製度這一說。
楊堅很重視音樂,在平陳以後,還命吏部尚書牛弘帶領許善心、姚察、虞世基等人參定雅樂。
國子博士,當代大儒何妥與尚書右仆射蘇威的關係向來不睦。
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楊堅與親信們談論《孝經》,蘇威進言
‘先父常常告誡我,隻要通讀《孝經》,就足以立身治國,不必多學!’
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北宋趙普對此直呼內行。
然而何妥卻跳出來,彈劾蘇威
‘蘇威所學,必然不隻是一部《孝經》。
‘如果他父親真的說過這句話,證明他沒有聽從父巡,便是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