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遷都與否
晉陽城外,汾水岸邊。
已經接受了楊諒封賞的崔澈,在群臣的見證下,走上祭台。
除去常用的三牲之禮,即羊頭、豬頭和牛頭,崔澈還特意宰殺白馬,在群臣的見證下,向天盟誓,絕不會加害楊諒。
這才回到晉陽,入住臨時的燕王府。
說是王府,其實就是崔澈當年在晉陽任職時,購置的那處府邸,其實也算是大宅院了,但作為王府,還是略顯寒酸。
新的燕王府,將會另選新址建設,如今隻能暫時先在舊宅子裡安身。
好在妻妾們都在鄴城,崔澈孤身一人,倒也沒那麼多要求。
一眾心腹,以及新近歸附之人都趕來了燕王府,在正廳聆聽燕王雅音。
此前的封賞,不僅是崔澈的心腹,就連豆盧毓、王拔、裴文安、綦母良、喬鐘葵、紇單貴、王聃、茹茹天保、餘公理、薛粹、梁菩薩、韋道正、張伯英等楊諒的舊部,也都獲得了賞賜。
隻是無法向崔澈的親信們一般,扶搖直上,被越級提拔。
這些楊諒的舊部,有人獲得了重用,譬如豆盧毓、王拔、薛胄、裴文安等人。
豆盧毓賣主求容固然可惡,但崔澈也不能過河拆橋,否則將來誰還敢投靠自己。
而王拔的勇猛,也是崔澈所喜愛的。
至於薛胄、裴文安,從二人的姓氏就能夠知曉,一個出身汾陰薛氏,一人則出自聞喜裴氏。
薛胄是個文官,有治理地方的才能,原時空中,他作為相州刺史,摻和進了楊諒之亂,被治罪,發配戍邊,相州官民感念他的恩德,前往大興為他申辯的,多達上百人。
這一時空,由於崔澈在河北坐大,李景擔任了相州總管兼相州刺史,薛胄故而留在了河東為官,但還是攪合進了這場叛亂。
而裴文安便是襲取蒲州,同時建議楊諒趁朝廷沒有防備,閃擊關西之人,不能說裴文安的建議有錯,隻不過楊諒不是楊素的對手而已。
二人一文一武,都是有才之士,即使出身卑微,崔澈也會接納他們,更何況是出自河東名門。
當然,有得意的,便也有失意之人,如喬鐘葵、紇單貴、王聃、茹茹天保、餘公理等人,也都被崔澈明升暗降,丟掉了實權。
晉陽朝堂上的三省六部各個府衙,便是用來安置這些人的,畢竟軍政權力都已經被大丞相府與中外府瓜分。
崔澈今日召集眾人齊聚燕王府,當先討論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將相州戰兵及其家屬,儘數遷來晉陽,以晉陽為軍政權力中心。
當然,也有反對意見,部分河北士人希望能夠效仿高歡、高澄父子。
讓楊諒遷都鄴城,以鄴城為政治中心,由燕王世子崔棄疾入朝輔政,又保留晉陽為軍事中心。
兩種看法的共同點,便是晉陽作為軍事中心的地位不容動搖。
晉陽向西,經由蒲阪,可以威脅關中;
向南更是能夠長驅直入,奪取洛陽;
洛陽麵對河東,根本就無險可守。
黃河從來都充當不了屏障的作用,不僅是冬季河水結冰,枯水期的河水,更是常常不及馬腹,將士們可以涉河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