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武十三年。
果然,終究是他開了城門,李文忠暗自歎了一口氣。
雖然之前就有了一些預感,可是,真的在神跡中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的心裡還是充滿了愧疚。
隻能再次起身,向朱元璋行禮。
不曾想還沒等他開口,朱元璋就揮了揮手輕聲說道“九江也沒有做錯什麼?拚死抵抗也是白消耗大明的力量,反倒容易讓外人得了機會,況且以老四的能力他也堅持不了多久。
朱元璋轉頭又看向了朱棣“老四你這一路打過來可有不少人幫了你,你進了京之後又打算怎麼對你的侄兒還有那些大臣?
朱棣沉默片刻麵對一道道看向他的視線,那其中包含著殷切的期望,朱棣搖了搖頭說道“父皇您的教育兒臣謹記在心,隻要他們規規矩矩不搗亂,我定也會好好待他們的。”
朱元璋不給朱棣喘氣的機會,緊接著問道“要是他們不規規矩矩,有了些動作呢?”
“孩兒還是會好好對待,不過是永絕後患的對待。”朱棣沉默片刻說道。
殿內群臣都在沉默著,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永樂初年,京城的一場腥風血雨。
漢朝,元朔元年。
他們的關注可不是朱棣如何統治明朝,古往今來的曆史難道很少嗎?
大同小異罷了。
他們真正在意的是神跡中的評價。
唯一兩個字極為刺眼。
淮南王劉安更是愣住了神。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藩王。
他也是藩王,他也要造反。
這不就是說他要失敗了。
與他心情截然相反的是漢武帝。
藩王造反,動搖的可是他的權力。
可曆史上僅有朱棣一人成功,那他大漢豈不是沒有了藩王之憂!
不過倒也不能大意了,縱使他們造反不成功,可終歸是損了我大漢的國力。
【朱棣要怎麼對待他的好侄兒呢?】
【從靠近京城他就一直在想,可惜終究是空想,朱允炆沒有給他機會。】
【朱棣後來數十年秘密派人尋找,皇上可以跑路,可臣子們跑不了。】
【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人作為建文帝的班底,下場自然不必說了,其他不願意承認朱棣登基的大臣,依舊堅持建文帝為正統的大臣,有的選擇自殺,有的選擇大罵朱棣最後被他下獄處死。】
【這裡,我們要提一下的是方孝孺,據說朱棣因方孝孺對他痛斥,多次於大殿中與朱棣對峙,被誅其十族。】
【可實際上,明史正史等均未記載,反倒是在明神宗實錄中記載了,明神宗赦免了當年被方孝孺牽連的千餘人。如果被誅殺,又何談赦免?】
【不過朱棣當時確實殺掉了方孝孺,也殺掉了許多人。但這些都是與提議削藩反對朱棣有直接關係的。】
【那麼方孝孺誅十族的說法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明朝,洪武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