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這是不是不幸中的萬幸?
【淮陽這個地方爆發過諸多赫赫有名的戰役,而唐朝時期最為著名的莫過於此次張巡率領不足萬餘唐軍死守淮陽。】
【張巡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之下,麵臨強敵,臨敵應變,屢屢製勝,在睢陽苦守了十個月,有力地牽製了燕軍】
【若算上在雍丘之戰、寧陵之戰,則共與燕軍共對抗了二十一個月。】
【史書載,張巡共經曆大小四百多戰,斬叛將三百餘人,累計殲敵人十餘萬。】
【戰至最後一刻,血,至最後一滴。】
【張巡與他的其餘大將三十六人,無一願降,最終被殺害。】
【臨刑前,張巡等人皆神色自若,麵不改色,慷慨赴難。】
【淮陽淪陷前一月,唐軍收複長安,淮陽陷落後十天,唐軍收複洛陽。】
【富庶的江淮地區得以保全,保住了唐朝的稅賦重鎮;此外牽製了大量叛軍,又為唐軍組織戰略反攻贏得了寶貴時間。】
——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淚如泉湧“此乃我大唐英雄!”
殿下,諸多大臣們也紛紛神情難以自製,當時的淮陽對大唐來講,那可是阻擋南下的一道極為重要的防線,一旦失守,大唐的財政支持將徹底崩潰。
大唐將徹底失去抵抗能力。
近萬餘人外沒有援兵,內沒有糧草,戰至最後一人,不曾投降。
同樣作為一名將領,他當然知道這其中的難度,十月之久啊,這又是一個奇跡啊!
【第三年立春,改為乾元,同時唐軍包圍了安慶緒然而由於李淳諸君不設統帥的方式,導致戰事久久不能結束。】
【乾元二年,李淳再度走上了自己父親的老路,聽信讒言解除了郭子儀的兵權,將其召回長安。】
【叛軍首領安慶緒則沒有那麼好運了,被自己父親的舊部史思明埋伏,隨後大全落榜,身家性命都沒能保住。】
【史思明繼續把控叛軍,堅持反叛唐朝。】
【他的叛亂一直持續到了李淳的太子李豫登基之後,方才結束。】
【就在寶應元年四月,李隆基和李淳先後駕崩,太子李豫登基。】
【史思明叛軍內部也同樣發生了類似的事情,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學習大唐優良傳統,發動政變,寶應二年春,史朝義自殺,叛軍群龍無首,殘部投降。】
【曆時七年兩個月的安史之亂,在各方勢力內部都陷入混亂的情況下,終於結束了。】
——
唐朝,貞觀三年。
所有人的心都隨著神跡的每個字漸漸放了下來,但輕鬆一瞬間後,又是無比的惆悵。
一場叛亂居然持續了七年之久!
這七年可不止是是他們這些勢力互相鬥爭,一直都在受苦的是天下的百姓!
長久追隨李世民的他們自然也是有著親民理念,亂世之中,自然為百姓們痛心不已。
再看看大唐的未來,這李淳和李隆基當真是父子一脈相承。
甚至,這種風格還傳給了自己的重要下屬安祿山,乃至他的屬下。
整個唐朝居然都是這樣的情景,如此的相似,卻也足以證明那個時代,人人都不想居於人下。
——
漢朝,元狩四年。
整理了一下這場叛亂的始末,劉徹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