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未開樽句未裁。這句是說史閣部與弘光朝廷還未開始,就一切都結束了?”
“是”。弘智答道。
“尋春問臘到蓬萊。尋春還是尋元春,尋明初的輝煌,一轉眼到蓬萊仙境了。”
“虞山這詩諷刺的尖銳了。”
“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嫦娥檻外梅。這兩句是應景之句了。”
“大士是指觀世音菩薩,佛教傳以為他的淨瓶中盛有甘露,可救災厄,這裡以觀世音比妙玉。人們都以為史可法清正廉潔,乃是正人君子,便可以救國救民了,事實證明,他的瓶中之水再乾淨,也救不了世人之苦。”
慧明聽了,若有所悟,便繼續抄,一邊抄一邊寫上批語,以便提示讀者。
當年十月,慧明再次背著一本帶脂批的《石頭記》,前往姑蘇去了。
慧明一到,虞山便命人去請大雲,很快大雲便也帶了一本《石頭記》,前來會稿。
虞山心中喜悅,熱情款待二人,領二人於園子裡坐了。時下正是吃螃蟹的季節,仆人將蒸好的螃蟹端上,又奉上吃蟹的剪刀,鉗子,細勺,筷子子等工具。
由於螃蟹性寒,又暖上黃酒,慧明不喝酒,便泡了一碗乾薑湯熱之。四人細細吃了,將吃完的螃蟹殼都整齊放好,吃完漱口洗手,這才開始對稿子。
虞山將慧明帶來的書捧著看,對大雲道“慧明說的這紅批,你看是不是和我大明朝的朱批類似啊!”
大雲看了,說“這還有些類似,就是不知旁人看了這書,能否看出他的用心,到底能看出多少來!”
“慧明說,讓你我找人來看這書,看其是否能看出這書隱喻。”
大雲聽了,略一思索,“早晚要讓人看的,先找誰合適?”
柳先生道“須要一個可靠的,絕不會出賣人的。”
虞山說“一會子叫犬子孫愛看看,他才思平平,先看他能否看出。”
“他!也好。”大雲讚同道。
虞山遂安排人去叫,不多時,慧明見一個二三十歲的公子前來,先拜見了幾位長輩,又與慧明見過了。
虞山道“我今日得到一本小說,你拿去仔細看了,看完要告訴我心得。”
“是!”錢孫愛行禮捧過書。
“去吧。”
他便拿書去看了。
慧明等人又看新的的稿子,大雲邊看邊說“用螃蟹油脂黃膏隱喻民脂民膏確實可以,不過觀者一般確實不會往這上麵想啊!”
虞山道“慧明,你以螃蟹隱喻民脂民膏,將它放在書中,待他人讀懂了其他,再引其往民脂民膏上想。”
“正好剛才吃了螃蟹,就按這個隱喻,王孫公子吃螃蟹,就是搜刮民脂民膏。”
“我們可以再作幾首螃蟹詩,用將每人的性質藏在詩中。”
這時,有人來報“老爺,己齋先生的貼子。”
虞山接了帖子,“去請進來。”
虞山又問他們“歸莊既來,不如讓他來看看,他定能看出幾分來。”
對於歸莊,慧明也是出聲讚同,歸莊在昆山淪陷時,率眾抗清,失敗後亡命天涯,後剃發為僧,絕不降清也證明了他的選擇。
歸莊進來後,見幾人對他笑臉以待,便有些心奇,招呼過後,又見慧明,指著道“你!”
“己齋先生!”慧明笑著行禮。
“你們二人如何在此?”他問的自然是慧明與大雲。
虞山笑道“有一件大事要辦,所以他們就來此了。你今朝來鄙館,有何事呀?”
“我來此,原是要打聽炎武的下落,我帶信去金陵問他,人說他已經離開了。正想問問虞山公,可有他的消息,聽說他還被人刺殺。”
虞山隻笑,看著慧明,慧明說道“亭林先生去北地雲遊了。”
“你上回見過他了?”
“見到了,先生說,要親自去看看那些邊軍和流寇生活的地方。”
歸莊沉吟一時,“我明白了,他定是又有什麼打算了。”
大雲道“既來了,就在此多住幾日,正好我等得到一本奇書,你也參詳參詳。”
“什麼奇書?”
大雲便把他的石頭記與他看,這一看,便入了迷。
幾人留他在紅豆館一住便是幾日,他似是看明白了一些,每當他想說什麼,幾人便笑著讓他看完再說。
又過了二日,錢孫愛捧著慧明脂批版的書回來複命了,虞山問他“看出有何蹊蹺了嗎?”
錢孫愛道“蹊蹺的地方不少,兒總感覺怪怪的。”
“有何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