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薊遼總督閻鳴泰主張駐守覺華,袁崇煥主張駐守寧遠,而王在晉、張應吾、邢慎言等人都持反對意見,但同為東林黨的孫承宗采用袁崇煥的主張。
在寧錦之戰前,他拒不救援東江和朝鮮,和後金和談來修城,向皇帝吹牛說固若金湯,被天啟逼著派出去九千軍隊,然後軍隊去三岔河轉了一圈就回來了,被王在晉批評為紙上之兵。
後金沒打過來的時候還宣稱固若金湯的錦州,後金打過來後突然就說錦州必破,拒不救援。
原話是彼分番迭攻而我兵戰不可透則錦為必破。
後來事實證明趙帥教孤軍守錦州也守住了,他戰前吹噓各地一旦有戰事可以相互支援,真到戰時他又龜縮不出,還扣住前來支援的援軍留在自己駐守的寧遠,就是滿桂部一萬人,不準他們救援更靠前線的錦州。
被天啟皇帝命令派出援兵,後來隻派出了二百多人去送死。之後被逼急了,又上疏說要帶著城中三萬五千兵與後金同歸於儘。
原文是敕關臣梁夢環為監軍往來催督連營,而馬步並進決一死戰,以達錦州又合錦之兵馬奮擊,令夷匹馬不還,棄此三萬五千人以殉敵,則敵無不克至製勝。
他的各種所作所為導致“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於是新上司又與他不和,將他參了下去。
寧遠之戰後,王之臣替代不援寧遠和覺華島而免職的高第,為遼東經略。與袁崇煥經營關寧錦防線。
在滿桂的留任問題上,與袁崇煥發生爭執。袁上奏請求遣其鎮守其他城鎮,於是滿桂被召還北京。而王之臣極力反對,並請求朝廷命其鎮守山海關。朝廷為了緩和各方矛盾,命令王之臣專守關內,而關外士兵將領皆由袁崇煥派遣。
之後袁崇煥被參,自悔,請求朝廷依照王之臣建言天啟七年,袁崇煥罷官回鄉。
再看一下參他的罪名“生情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其餘都已經說過,先解一下“暗結虎狼之屬。”
十二支寓裡有彪拆虎字,寅字寓焉。寅位是東北,所以虎指東北的後金,暗結虎狼,就是與後金議和一事。
天啟六年八月,努爾哈赤病死,袁崇煥派遣使者前往吊唁,以刺探虛實,皇太極遣使回報。袁崇煥想要和後金議和,於是自寫書一封再次派遣使者前往。
冬十月,袁崇煥領劉應坤、紀用、趙率教等將巡視錦州、大小淩河等地,想要大興屯田,恢複高第放棄的疆土,魏忠賢、劉應坤等人的子孫因此可以享受世代蔭襲錦衣千戶,袁崇煥從原來的錦衣千戶進升為指揮僉事。
他於是上書“遼東的敗壞,雖然是人心不穩固,也因為失去了有形的險要,沒有東西可用來堅固人心。
部隊不利於野戰,隻有依憑堅固的城牆和使用大炮一種方法。如今山海關的四座城池已經修複一新,應當再修鬆山諸城,輪值的軍隊四萬人,缺一不可。”皇上回書給袁崇煥答應了他的請求。
天啟七年正月,皇太極同意了袁崇煥的請和,舉兵渡鴨綠江征討朝鮮。明廷覺得袁崇煥與王之臣不能相互協作,於是將王之臣召回,不再設立經略一職,關內外儘屬袁崇煥管理。
袁崇煥想的是趁皇太極舉兵朝鮮之際,派人修繕錦州、中左、大淩三城。而皇太極想的是乘議和之機,一舉拿下東江鎮和朝鮮,以解後顧之憂。
後來事實證明,皇太極實現了戰略目的,而袁崇煥,既沒能救援東江與朝鮮,也沒能修好城牆。
朝鮮和毛文龍同時向明廷告急,明廷命袁崇煥前往救援。袁崇煥派遣水軍增援毛文龍,又派左輔、趙率教、朱梅等人率領九千兵力逼近三岔河,隻作牽製後金軍的疑兵。
而朝鮮被擊敗倒向清廷,一起進攻毛文龍,卻被毛文龍擊敗,後金軍也被毛文龍擊退,史稱“丁卯之役”。
喜歡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紅樓夢明亡史全索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