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劄路恭和尚綺心帶著數百扈從登上附近的一處小沙丘時,吐蕃軍已經從三個方向對唐軍形成了合圍。
圍三闕一。
這又是達劄路恭麾下參謀團的招數,實戰中屢試不爽。
原本好好的伏擊戰最終卻打成了遭遇戰,達劄路恭很不爽。
但是看到麾下的四萬步軍以及一萬騎兵已經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對唐軍形成合圍,達劄路恭的心情便又好起來。
而且唐軍的兵力看上去頂多也就五千人。
吐蕃軍的兵力是唐軍的十倍,優勢在我。
“現在就看咱們造的楯車能否抵擋住唐軍的駱駝炮了。”達劄路恭幽幽說道,“隻要楯車能夠抵擋住唐軍的駱駝炮,羅布淖爾就是唐軍的葬身之所!”
尚綺心道“單憑楯車肯定是抵擋不住的,但是加上堆砌的沙包就差不多了。”
說話之間,正麵也即西側的吐蕃步軍已經停下了腳步,此時跟唐軍方陣之間的距離大約在一千步左右。
再往前走,就有可能遭到駱駝炮的攻擊。
這個距離,也是吐蕃讚普赤鬆德讚親自率領的四衛戍部在大鬥拔穀中付出慘重代價之後才得到的數據,血的教訓。
然而,唐軍駱駝炮並沒有發炮。
達劄路恭當即低喝道“大纛傳令,桑結千戶先行攻擊。”
首先投入一個千戶發起試探性的攻擊,這屬於常規操作。
總得試試楯車的效果,然後決定是否全軍出擊發起總攻。
達劄路恭身後的扈從豎起了一麵獅旗,並擺出一個傾角。
看到獅旗及傾角之後,正麵的吐蕃步軍陣中立刻分出了一個方陣,大約有五千人,四千名身披皮甲甚至於隻穿著破爛皮襖的奴從加上一千名披堅執銳的桂勇,分成前後十排,繼續向著唐軍的步兵方陣逼近。
隨著雙方距離的接近,達劄路恭和尚綺心同時緊張起來。
那種心情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十五隻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尤其是尚綺心,即盼著唐軍快些開炮,又害怕唐軍開炮。
隻不過,唐軍的駱駝炮始終沒有發炮,一直都按兵不動。
漫長的等待中,出擊的吐蕃方陣距離唐軍方陣已經不到兩百步遠,留在方陣最後兩排掠陣的一千名桂庸已經舉起長弓,對著唐軍方陣射出第一波箭。
唐軍方陣正麵的步卒一邊用櫓盾抵擋,一麵用長弓回擊。
這波長弓對射,吐蕃軍明顯處於下風,因為吐蕃奴從身上的皮甲甚至於破皮襖根本擋不住破甲重箭的貫穿,反觀唐軍卻全軍披甲,前排還配了櫓盾,甚至就連橫臥於方陣前方的幾十頭駱駝也披了甲,每頭駱駝跟前還有多麵櫓盾拚接的盾牆,防禦措施簡直是密不透風,吐蕃桂勇射出的箭矢,很難對唐軍造成殺傷。
好在吐蕃軍也有不少櫓盾,奴從也有,所以傷亡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