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知子莫若母,反過來說也是一樣。
淩衛國對他媽的了解,遠比李秀娥自己知道的要多。
彆人家的父母,都是把家裡的兒子當寶,恨不得所有好吃好喝都給了兒子。
老話說的養兒防老,也是根深蒂固的烙印在心裡。
但在淩家,李秀娥和淩大山幾乎是一碗水端平,要說偏向誰,可能還是淩曉丹和淩曉珍多一點。
對淩衛國的格外關心,這就要另說了。
一個為了讓家裡人好過,小小年紀就從軍入伍的兒子,不止是李秀娥和淩大山關心,就是淩家其他三兄妹的關心也不遑多讓。
淩衛國也很清楚,家裡人因為他入伍一事,這些年心裡都有一個疙瘩。
但,這個疙瘩是可以解開的。
就譬如,收下家裡人給的吃食,錢票,更甚者是衣服之類。
他要做的,就是在坦然接受淩家人給的好時,再用他的方式回饋這份關愛。
就像這次,接李秀娥,淩大山和淩曉珍來家屬院,吃穿用度肯定都是力所能及最好的待遇。
至於家裡人不自在,又給了錢票這樣的行為,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回報也並不在一時。
聽到淩衛國這樣的回答,再看向他亮閃閃的眼神,衛詩雲好像領悟了什麼,也不再推辭李秀娥遞過來的錢票。
“媽,錢票我就厚著臉皮收下了。”
“至於衛國說的老母雞,我準備了好幾隻,就凍在廚房門口的雪堆裡。”
“走,我帶你過去看看。”
說話的時間,衛詩雲把錢票隨意塞進了口袋,拉著李秀娥的手向門外走去。
至於還傷著腿的淩曉珍,隻有在沙發上躺平的待遇,就怕帶出去再給滑倒了。
這個時間,淩衛國和淩大山也搬完了行李,緊跟著衛詩雲和李秀娥的身後走了過去。
到了雪堆前,衛詩雲拿起牆角的木棍扒拉,幾下就翻出來不少東西。
“媽,爸,這是我前幾天去附近大隊裡,跟人家換的老母雞。”
“說是雞老了不下蛋,我就換回來燉湯喝,老母雞湯很養生的。”
為了方便拿取東西,堆在廚房門口的雪堆,裡麵藏了不少東西。
除了老母雞,還有臘肉、熏肉、臘腸、豬蹄、排骨這些肉食,另外還有一個豬頭和一副豬肚豬下水。
對淩衛國的說法,自然是趁著還沒下大雪,喊了王小草去附近大隊換的。
正好在年節跟前,附近大隊也開始殺豬了,這個理由是現成且安全的。
至少到目前為止,淩衛國同誌沒有任何懷疑。
衛詩雲把堆在雪堆裡的吃食,全部扒拉出來給李秀娥說了一遍,也是方便了日後拿取。
看見麵前一大堆的肉食,李秀娥和淩大山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這手筆也是太闊綽了。
他們在老家的時候,就算手裡有錢票,也不敢大手大腳買這麼多東西,就怕大隊裡的人眼紅。
如今來了家屬院,靠兒媳婦過上了大口吃肉的生活,讓李秀娥和淩大山不禁想,帶來的錢票還是太少了。
“詩雲丫頭,你這也準備的太多了。”
“不過,老母雞和豬肚給你留著熬湯,這樣肚子裡的小娃娃也能嘗嘗味。”
“剩下的那些豬蹄臘肉的,咱們放著慢慢吃,日子還長著。”
在李秀娥看來,好日子要過得長久,還是要細水長流的。
聽見李秀娥這麼說,淩大山也在一旁讚同的點頭。
“是這個理,就按你媽說的來。”
“你們還年輕,過日子的經驗和能力,還有的學。”
麵對來自長輩的關愛,淩衛國和衛詩雲全盤接受。
話畢,衛詩雲帶著李秀娥和淩大山回房間烤火,淩衛國則是去了營區還車。
再回來的時候,手裡拎著兩條草魚,隻看魚身上的冰碴,就知道才打撈上來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