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城,皇宮乾坤殿。
常副總管拿著140萬兩銀票,回到了宮中。
這一會正在和皇帝陛下講述,他在歐陽俊文的府上,碰見陳宰相正在和歐陽俊文,就以礦山的價格問題,討價還價的事情。
皇帝王昊天聽到常副總管的講述之後,也是聽得目瞪口呆,口中說著“他就這麼輕易的,就將這140萬兩銀票給你了,那礦山的另外100萬兩銀票呢,他有沒有給陳宰相?”
“回稟皇上,奴才走的時候,陳宰相和歐陽大人兩個人,還在那裡為了礦山的銀兩,你來我往的,兩個人正在扯皮呢。”
“這家夥,真不愧是個敗家子,就這麼一會,就從他府上,要拿出來300萬兩的銀子,看來這一段時間,他所賺取到的財富,又要讓他揮霍一空了。”
“行了,銀票你拿過去給軍部的柳尚書,讓他派人去齊國國都順京城,將那7000名士兵俘虜買回來,然後送到北州府寧郡,交給歐陽大人的人就行,你下去辦吧。”
“奴才,遵旨。”
常副總管走後,皇帝開口道“劉戈何在?”
“老奴在。”
“將最近一段時間,歐陽大人府上所發生的事情,與我講講。”
“老奴遵旨,根據各地暗影人員,最後一次傳回來的消息當中所說,歐陽大人在這一次的商品,和所有產業的銷售上麵,賺取到了大概500萬兩左右的銀兩。”
“這一次歐陽大人府上,給他麾下,所有的人員,包括奴隸在內,每一個人都發放了,五兩銀子的過年壓歲錢,在鎮南關外建造城池,和過年期間運送建造城池物資的人員,每個人是十兩銀子的過年壓歲錢。”
“過年這段時間,歐陽大人府上的休沐安排,所有的產業,全部都已經停工停產,進入了放假階段,最晚開工的人員,要到正月十八那一天,歐陽大人底下所有的產業,才會進入正常的生產階段。”
“鎮南關外,正在建造城池的2萬名退役士兵,當中的斥候營統領管蒙,被歐陽大人緊急的調回盛京城,跟著他一起回來的,還有南宮家族的南宮樹彪。”
“這兩個人,被緊急的調回盛京城之後,工作以及職位的安排,目前還尚不清楚,可能要等到過完年之後,暗影人員才能夠調查清楚。”
“盛京城這邊的石墨礦,以及歐陽大人剛剛研製出來的建築材料水泥,還有高州府那邊的石墨礦,還有水泥,都在歐陽大人書信的交代當中,全部一點不剩的,運往鎮南關外正在建造的城池。”
“鎮南關外的城池,即將建造完畢,過完年之後,將會和鎮南關的將士們,進行一場攻城的演習之後,鎮南關所有的將士們,將會退回鎮南關鎮守,鎮南關外的城池守護工作,將交由給這2萬名建造城池的退役士兵守護。”
“這就是這一段時間,歐陽大人府上,所發生的所有事情。”
皇帝聽完劉戈的彙報之後,沉思了一會開口道“按照你所收集到的情報,歐陽愛卿光給麾下的人員,發放的過年壓歲錢,就已經超過了60萬兩,再加上今天這290萬兩,就都已經是350萬兩了,那麼他府上應該還剩下150萬兩。”
“這150萬兩,應該是足夠,過完年那一些,從全國各地趕過來的退役士兵們,以及他們背後的家眷所用的了。”
“至於過完年之後,他將要去大秦國那邊,開發的所需銀兩,目前他並沒有安排在計劃之內。”
“真不愧是敗家子的名號,500萬兩啊,朕的國庫,也就是比它多個幾倍而已,花費每一筆銀兩,朕都要考慮許久,這家夥,在兩個月之內,就將這500萬兩銀子,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行了,我知道了,歐陽大人的人身安全,我也已經都交代過你了,如果過完年之後,歐陽大人需要去大秦國國都中都那邊去考察,一定要安排暗影當中,最好的人手進行護送,千萬不能讓歐陽大人在大秦國內,出現任何的問題。”
“老奴,遵旨。”
所有正在開發的地方,都收到了歐陽俊文和南宮雪舞的書信,大家都按照書信當中所交代的,一一的做了安排,然後就在過年的前一天,進行了放假。
盛京城內的府上,酒樓,天下商行,天下馬車商行,以及城外的山莊,都顯得冷清了下來。
過年也稱之為春節,是古代的一個重要節日,也是集除舊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傳統民俗大節日。
在地球上的中國,“春節”的曆史,其實隻有110年!雖然過年的習俗,已然存在數千年,但把正月初一這一天叫作春節,卻是在辛亥革命之後才確立的。
1913年的7月,在袁世凱的批準下,這才將農曆新年更改為春節,同意春節例行放假,並從1914年開始實行。
而新中國成立前夕,將公曆的一月一日作為新年伊始,農曆的正月初一則為春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在文獻《盤古王表》中,便有“天皇氏始製乾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之說,這便是最早的“春節”。
古代的春節稱呼各異,譬如歲首、元旦、新春等。它起源於虞舜時期的祭祖活動,傳說舜即位之後,便要依禮祭拜天地,祭拜當日便為歲首,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農曆新年始立。
但最終定型還是在漢朝,原因在於夏商周時期,曆法多變,導致農曆新年的具體日期無法固定。
於是在漢武帝時期,這才把農曆新年,固定在夏曆的一月一日,此後被曆代延續。
商周時期,隻為祭祀,生產力限製了原始社會的發展,人們普遍較為愚昧,對於自然界中,無法解釋的現象,多以“神跡”籠統概括。
在《呂氏春秋》中便有“前歲一日,擊鼓驅疫癘之鬼”。
此時的農曆新年,被當作始祭祀的“吉日”,人們在這一天,會用“犧牲”來告慰神靈,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能遠離“疫癘之鬼”。
等到周朝,這種祭祀對象,慢慢從神靈,演變成祭祀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