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革命軍緊鑼密鼓地進行整編之際,遠在安定府的穆堂主正麵臨著一場艱難的抉擇。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毅然決定將麾下兩萬多兵馬迅速分成七個小隊,並毫不猶豫地向著清軍發起猛烈進攻。
至於為何沒有選擇據城堅守,原因其實很簡單。各路支援部隊始終杳無音信,如果再繼續猶豫不決,城中的糧食儲備很快就會消耗殆儘。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根本無需與清軍正麵交鋒,他們自己就已經陷入絕境。
反觀清軍這邊,則采取了一種頗為狡猾的戰術——圍而不攻,圍三缺一。這種策略使得穆堂主所率軍隊難以找到突破口,形勢愈發危急。
值得一提的是,這七路軍隊的首領之中,竟有足足四位乃是馬總門主從雲省派遣而來的武藝高強的武師。之所以特意選派來自雲省之人,其中緣由錯綜複雜。原來,雲省的起義活動與這位神秘莫測的馬總門主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係。
話說回來,不僅僅是雲省一地發生了起義事件,就連關中地區、西域邊陲以及河舟、肅州等地的反叛行動,或多或少都能看到這位馬總門主暗中操縱的影子。不過,這位馬總門主真正公開舉起反清大旗,還要追溯到半個月之前,當時聲名赫赫的朵隆阿將軍不幸在周至中彈身亡,這一消息猶如一道驚雷,徹底打破了原本微妙的局勢平衡。
在此之前,那位名叫馬潮輕的總門主壓根兒就沒膽子造反。儘管心中或許曾有過這樣的念頭,但始終缺乏足夠的勇氣付諸行動。即便是在整個天下局勢已陷入混亂不堪、基本盤搖搖欲墜之際,他依然按兵不動。
要知道,在他之前擔任總門主之位的前四位前輩所經曆的種種事例曆曆在目。
其實是在同治初年的時候,當時雲省起義軍的杜大帥親自邀請他一同舉起反清大旗,然而麵對如此誘人的機會,他卻心生怯意,不敢輕易應承下來。
不過,他倒也並非完全置身事外,而是采取了一種迂回策略——僅僅通過遠程指揮和操縱其他地區的起義軍來對抗清朝統治,自己則穩穩地坐鎮於無中府。
由於長期以來在西北地區苦心經營,馬潮輕的影響力可謂與太平天國運動中的首領洪秀全不相上下。西北地區的清軍駐軍營幾乎全都被他收歸麾下,成為其忠實部眾。正因如此,當他最終公然宣布反清之時,所引發的連鎖反應極為驚人。從北邊的銀川府一直延伸至南邊的天水府,西邊的肅州府再到東邊的安定府,這一大片區域內的絕大部分縣令以及駐軍千總紛紛響應,毫不猶豫地選擇反叛。
然而,唯有西北關中地區的起義軍並未聽從他的號令,至多也就是與其達成某種形式的聯盟罷了。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西北地區的普通民眾對於馬潮輕其人並不認可,他們有著自己獨立的判斷和立場。所以後來,左祖棠在處理這些叛亂時,采取了區彆對待的策略對於關中起義軍,更多是以安撫為主;而對於其他地區的起義軍,則堅決予以剿滅。
實際上,如果他能夠更早一些發動起義,並與太平軍以及撚軍聯手合作,或許就不會落得最終孤立無援、獨自苦戰的境地。
至於聯合遠在雲省的起義軍,實在是太過困難且不切實際了,因為雲省內部本身就是一片混亂,各種問題紛繁複雜,根本無法迅速有效地整合力量。
此時此刻,人們不禁心生疑惑為何馬潮輕沒有派遣軍隊前來援助安定呢?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麵。其一,南下的北地府府城尚未被攻克,南下的道路因此受阻,難以通行;其二,如果向東部安化,彭陽一帶去支援,中間還橫亙著另外一夥自成一體的武裝起義軍——由董福祥、李雙良和張俊領導的起義軍。
這支起義軍跟隨環縣縣令才剛開始起義,已經占據環縣,彭陽等地,實力不可小覷,擁兵好幾萬,但是董福祥並不服從他這個總門主。
如此一來,即便馬潮輕有意支援,但礙於現實困境,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就算穆堂主不再聽從他的命令指揮,但歸根結底,穆堂主仍是他的部下呀!
值得一提的是,穆堂主也曾嘗試派人向北方董部請求增援。隻可惜,此時董部自身內部尚未實現完全的統一。其組成人員極為複雜多樣,既有哥老會成員,又有土匪流寇,還有來自關中地區潰散的士兵,甚至連清軍的地方駐軍,衙役,團練都摻雜其中。在這種情況下,董福祥很難做到一人獨斷專行、掌控全局。而這一局麵,也成為了日後董福祥的老父親選擇直接投靠清軍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時安定城門打開,起義軍從四門魚貫而出,準備與清軍展開野戰,決一死戰。
陶茂陵此時在東門,雷鎮綰在北門,穆屠善在南門。
清軍士氣高昂,他們在城門前列陣,與起義軍對峙。陶茂陵揮舞著旗幟,指揮著清軍前進。雷鎮綰則率領北門的清軍發動衝鋒,他們勇往直前,毫不畏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穆屠善在南門密切觀察著戰局,他準備隨時接應其他方向的友軍。戰場上殺聲震天,雙方激烈交戰,一時間難分勝負。
起義軍沒有進攻南門的主力部隊,他們不傻,先消滅東門和北門的兩部偏師。
東門起義軍在武師梁師元,劉明玉,向元,和穆堂主手下問存亮的帶領下,擺開陣勢對戰陶茂陵的三千兵馬,北門起義軍在武師擺玉成和穆堂主手下統領蘇龍,蘇虎和高世先帶領下對雷鎮綰部三千人發起進攻。
東門和北門的戰鬥異常慘烈,起義軍們奮勇殺敵,但由於裝備落後,他們逐漸處於下風。
然而,起義軍在人數上占據優勢,他們源源不斷地湧上前來,與清軍展開殊死搏鬥。
陶茂陵和雷鎮綰暗自心驚,他們意識到這場戰鬥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加艱難。
就在這時,南門的穆屠善發現了東門和北門的困境。他當機立斷,下令南門軍隊馳援友軍。
穆屠善派遣一支騎兵,從南門疾馳而出,如同旋風一般衝向戰場。
他們的加入使得清軍士氣大振,戰場局勢瞬間發生了變化。
且說這薩什庫,乃是一員猛將,其威猛之勢可與三國時期的呂布相媲美!隻見他身騎一匹雄健戰馬,手持一柄寒光閃閃的長槊,如同一道閃電般從東門義軍的側翼衝殺而入。
此時,梁師元、劉玉明和向元這三位赫赫有名的武師正率部抵抗義軍的進攻。當他們瞧見薩什庫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肆意斬殺己方士卒時,不禁心頭一驚。三人迅速交換眼神,隨即紛紛翻身上馬,朝著薩什庫疾馳而去。
梁師元首當其衝,手持一杆長槍,猛力刺向薩什庫。然而,薩什庫身形一閃,輕鬆躲過這一擊。緊接著,他反手一揮長槊,勢大力沉地砸向梁師元。隻聽“哢嚓”一聲脆響,梁師元連哼都沒來得及哼一聲,便當場斃命。
劉玉明目睹此景,心中大驚失色,瞬間亂了方寸。就在他驚慌失措之際,薩什庫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破綻,再次揮動長槊,直取劉玉明性命。可憐劉玉明雖有一身武藝,但在薩什庫麵前卻毫無還手之力,僅僅一個照麵就魂歸西天。
向元見薩什庫如此神勇,而剛才那兩位武藝高強的武師竟也在其一回合之間命喪黃泉,不由得心生怯意。他下意識地想要掉轉馬頭逃跑,但正所謂“開弓沒有回頭箭”,他胯下的戰馬已然衝鋒起來,豈是想停就能停下的?結果,由於過於慌張,馬匹突然失蹄摔倒在地,把向元狠狠地甩了出去。還未等他起身,薩什庫已經策馬趕到,手起槊落,毫不留情地收割了他的首級。
短短片刻之間,三位將領相繼陣亡,這使得義軍士氣瞬間崩潰。士兵們驚恐萬分,紛紛轉身朝著城門口狂奔而去,企圖逃入城中尋求庇護。然而,那小小的城門如何能容納下如此眾多的人潮?一時間,人們擁擠在一起,互相推搡踐踏,場麵混亂不堪。
統領問存亮瞪大眼睛看著眼前這混亂不堪、血腥殘酷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絕望和憤怒。他扯著嗓子高聲喊道“兄弟們!隨我一同殺敵啊!”那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空中炸響,但在如此遼闊且嘈雜的戰場上,卻顯得微不足道,很快就被淹沒在了滾滾的廝殺聲之中。
問存亮身旁那些忠心耿耿的親兵們聽到呼喊後,毫不猶豫地舉起手中的刀盾,義無反顧地向著敵人衝殺過去。儘管他們僅有區區三百人,可每個人臉上都毫無懼色。然而,麵對如潮水般湧來的敵軍,這點兵力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死亡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僅僅隻是一個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隻見問存亮雙手緊緊握住自己那把沉重的大刀,奮力地不斷揮砍著。每一刀落下,都帶起一片血光,可敵人實在太多太凶猛了,他漸漸感到體力不支。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沒有放棄抵抗,咬緊牙關繼續戰鬥著。終於,在連續斬殺數十名敵兵之後,問存亮耗儘了全身最後的一絲力氣,大刀從他顫抖的手中滑落,整個人也隨之轟然倒地,氣絕身亡。
另一邊,薩什庫率領的騎兵正無情地追殺著四處逃竄的起義軍士兵。這些曾經英勇無畏的戰士如今已成為驚弓之鳥,隻顧拚命奔逃以求活命。夕陽西下,如血的餘暉灑落在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上,將一切都染成了觸目驚心的紅色。戰場上硝煙彌漫,刺鼻的味道充斥著空氣,喊殺聲、慘叫聲以及戰馬的嘶鳴聲交織在一起,猶如地獄傳來的魔音,令人毛骨悚然。
反觀清軍一方,則士氣高漲到了極點。他們高舉手中寒光閃閃的兵器,一個個麵目猙獰,宛如餓狼撲食一般瘋狂地追殺著那些已經失去鬥誌的起義軍。馬蹄聲響徹雲霄,濺起的塵土遮天蔽日,仿佛要將整個天地都一並吞沒。
潰兵們丟盔棄甲,狼狽不堪地逃竄著。他們的臉上充滿了恐懼和絕望,眼神中透露出對生命的渴望。然而,追殺者們並不會輕易放過他們,他們的任務是徹底消滅敵人,不留後患。
薩什庫身先士卒,他手持馬槊,胯下戰馬嘶鳴。他的眼神堅定而冷酷,仿佛是來自地獄的使者。
潰兵們驚恐地看著越來越近的追兵,他們試圖反抗,但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一切都是徒勞。薩什庫馬槊一揮,一名潰兵便慘叫著倒下。他的手下們也不甘示弱,紛紛揮舞著兵器,將潰兵們一一斬殺。
戰場上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清兵們毫不留情地屠殺著殘兵,仿佛他們是一群沒有生命的物體。然而,在這場殘酷的戰爭中,沒有人是勝利者,隻有無儘的痛苦和悲傷。
喜歡清末起義恩仇錄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清末起義恩仇錄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