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誌偉沒有吭聲,向後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等到那挑擔的路人行至四五米處後才用能說出的最土的本地話問道“小哥,到永陵去是不是走這條路?”
那路人約摸一米六不到,一身土灰色的舊衣服看不出是什麼材質,還打了不少的補丁。扁擔兩頭挑起的籮筐用稻草蓋著,看不到裡麵是什麼東西。
可能是三人怪異的著裝讓此人心有警惕,靠近一些時這人加快了步子,低著頭不敢平視。
突然聽到這麼一問,那人很明顯地有些緊張,但還是停下來,也不放下擔子,抬頭看著三人,怯生生地道“是,是,還遠得很嘞,要順著官道走四十多裡。”
“那還要問一下小哥,陸家村是在那裡嗎?”趙誌偉說著用手指了指方向。
那人轉過頭看了看趙誌偉指的方向,先是不解,頓了一下才說“那是唐家村,前麵一裡路有一條小道,拐進去還有三四裡路,這裡看不到的。陸家村我不知道,沒聽說過。”
說完,這漢子趁趙誌偉還沒來得及繼續發問,趕緊離開,並用手拉了拉籮筐,生怕碰到三人。
等這人走遠後,前後看看沒人,三個人湊到一起,邊走邊商量。
“跟我們的土話差彆不大啊,至少能聽懂。”趙誌偉長噓一口氣,這貨其實也很緊張。
“那我們就去那個唐家村,三四裡地正好不遠不近。有了這個開頭,我們也有些底了。”李子強很快定下來,要初探唐家村。
可走了一裡地後,沒見那人說的小道,也沒得選擇,繼續走出快一裡地了,才發現兩座小山包之間有一條更窄的土路曲曲折折通向前方,路兩邊的樹木到是矮了許多,很顯然不是原生態的。
拐進這山間小路後,路麵雖是不平,還能正常通行,路寬約三米左右。再往前行,能發現稍平坦之處有耕種過的些許地塊,雖是不大,卻也透出些人間煙火氣,前麵有村子那是肯定的了。
或許是對山路的距離感不強,都覺得該有三四裡遠了,目光所及還是沒見著房舍,讓三人都罵這古人,這幾裡的距離也太不靠譜了吧。
但已行到此處,從環境判斷應該快到了,隻得繼續下去。同時也加了幾分小心,沒準會碰到路人或勞作的。
再走了十來分鐘,又是一道山彎,前麵的趙誌偉突然停下,向後麵招了招手,原來是終於看到有房屋了。約摸一裡地的前方,是一片難見的開闊地,還可以望見遠處有極小的人影。
藏到一塊石頭後,陸少峰拿出相機,將鏡頭拉到最長,這樣勉強能看得更清楚些,拍了幾張照片後才收起來,口中說道“怎麼樣?看出什麼來沒有?”
“有點遠,看不到更多的東西,不過從這個村子的規模來看,估計得有二三百人,跟我們的預期差不多。”李子強道。
趙誌偉看了看手表,說道“差不多十一點了,我們最好是趁村子裡的人沒收工前進去,這樣在村裡的人少一些。”
“那我們再整理一下裝備,老大你那個騷包的手表收起來,彆招人眼。你走前麵負責打探,老三跟著,我在最後。這路也不寬,隻能這樣了。”
“行,不要走太快,像是探親訪友的樣子。”陸少峰又指了指前方說道“那座房子一看就是磚瓦房,我們就直接到那家去。”
“那怎麼開口?或者還沒到那座房子,就被人攔住了呢?”
“前麵那人不是說這兒沒有陸家村嗎,我們就問這是不是陸家村,我們是從外海回來的啊,搞錯地方是正常的,這樣還能順勢多問一些情況。看我們這打扮,一般的村民估計也會把我們帶到那一家去,古人是講禮數的。”李子強道。
現代人的人際交往與古人差彆太大。彆說是古代,陸少峰隻是小時在農村生活了幾年,就感覺到了跟城裡有很大的差異,農村人更熱心、也好奇,但更友好。
事到臨頭,三個人跟上學時一樣,伸出右手搭在一起,然後一二三、加油,很有儀式感。
越走近村子,陸少峰越發覺這跟自己小時候的老家有幾分的相似,村子一樣的背靠一座不高的小山而建,一樣的村前有一條小溪,一樣的半分山地半分農田。
等走到小溪上的小石拱橋時,陸少峰禁不住道“這怎麼跟我農村老家有幾分相似呢?我還記得小時候那句話呢,陸家村,好地方,前麵有條小港子,後麵有座靠背山。你們看,這像不像?再加上這座石拱橋,幾大要數齊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