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尋騎著自行車已經離開了零食批發市場,朝著郊區青山福利院行進,朝著那個他自小長大的地方行進。
“騎上我親愛的自行車,
它永遠不會堵車,
騎上我親愛的自行車,
我馬上就要到家了
……”
顏尋嘴裡哼哼著小曲兒,時刻注意著前方以及左右。
他每天給小徐補完課以後都會走同一條路線回青山福利院,雖然每次路上都要消耗掉兩個半小時,但是每次經過都有不一樣的風景。
“我是誰?父母是誰?”顏尋總是在不經意之間想到這個問題,也不止一次問過養大自己的李院長。
不過顏尋最終隻能給自己一個安慰的答案就是“我叫顏尋,出生地不詳,父母不詳,名字是福利院李院長給起的,至於為什麼姓顏,她老人家的回答是我小時候就長的很好看。”
從記事開始,顏尋就是在青山福利院了,那是個坐落在郊區一座小山旁的福利院,占地大概兩個籃球場大小。
據說創始人就是現在的院長李安萍,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至於為什麼李院長要創建這麼一座福利院,她從來沒有說過。
李院長有個鮮有人知的習慣,每當天氣晴朗,夜空繁星點點的時候,她總是會在福利院所有人睡著以後上到福利院不高的兩層主樓頂上,席地而坐,手裡捧著幾張照片,偷偷的看,偷偷的流淚。
這是顏尋九歲那年某個夜晚睡不著覺偷偷爬上屋頂的時候發現的,其中一張照片上是一家三口,李院長是其中之一。
當時顏尋並不明白那張照片代表著什麼,隻知道李院長喜歡偷偷摸摸的看著照片傷心的流淚。
隨著顏尋漸漸長大,李院長也慢慢的變老了,顏尋大概猜到了那張照片的含義,也大概猜到了李院長為什麼會創建青山福利院。
至於為什麼選在幽靜的這座小山旁,顏尋大膽的猜測大概是沒錢吧。
回青山福利院的路線上,車輛漸漸的變少了,顏尋已經騎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臉上已經浸出了密密的汗珠,還時不時的滑落濺落在蹬著自行車的大腿牛仔褲麵上,灰色的襯衣後麵也緊緊的貼在了顏尋的後背上。
隨著路邊一棵不小的楊樹越來越近,顏尋臉上浮現出了笑意。
“嗨,又見麵了,老楊。”顏尋將自行車停到了樹蔭下。“老楊”是顏尋給這棵高大楊樹起的名字。這棵樹位於青山福利院和市區正中間,到了這裡意味著顏尋回家的路程已經完成了一半。
每次騎車到這裡,顏尋總是會停下自行車,在楊樹下站立一會兒,緩解一下屁股和大腿因為騎自行車帶來的酸疼。
從車籃子裡掏出一顆牛奶糖,剝開外皮,塞進嘴裡,然後又把外皮塞進了自己的褲兜——愛護環境,人人有責。
一股奶味從奶糖裡散發出來,充滿了顏尋的口腔,一種自小就印象深刻的幸福感油然而來。
那年他六歲,流著鼻涕安靜的坐在福利院樓前的台階上,呆呆的看著院子裡正在玩耍的夥伴們。
一個肉嘟嘟,綁著兩個小辮子的小女孩從院長辦公室走了出來,手裡攥著兩顆紙皮包裝的牛奶糖,坐到了六歲的顏尋身旁“顏哥哥,吃糖,叔叔阿姨給的。”
小女孩叫柳夏,名字也是李院長給起的,據說是在一處偏僻的柳樹下聽到奶娃哭聲被李院長抱回來的,當時正值夏天,當時她小小的一團被蚊子叮的哇哇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