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大家真的是又累又餓,很多人都就地一坐,鬨著不想走了,可都知道不能不走,耍一會兒賴之後隻得爬起來繼續走,等到安南縣城的時候天色早已黑透,大家第一次嘗到了黑夜在街頭徘徊的無助滋味,安南縣城街上店麵早早關門閉戶,好不容易找到一間還營業的店麵,一看來了大生意,立馬坐地起價,趁機敲詐,即便如此,仍舊供不應求,搶購一空。“三劍客”隻能另尋他法,正在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遠遠地聽到一陣沙啞的吆喝聲,在空寂的小巷裡悠悠傳來
“炒——米糖——開水,炒——米糖——開水……”
接著就見一個清瘦的男子佝僂著腰,挑著擔子慢悠悠地走過來了,雖然大家聽不懂那人吆喝的是什麼,但聞到了一陣甜香,趕緊一擁而上。
攤販見來了生意,笑著放下擔子,一個擔子是炒米糖,另一個擔子是一個爐子,上麵坐著一壺開水。炒米糖是一塊一塊的,形狀大小類似薩琪瑪,用糯米、花生、白芝麻、葵花籽支撐,但它並不是直接吃的,攤販給每人一個瓷碗,每個碗裡放上一塊炒米糖,再倒上開水,就變成了“炒米糖開水”,經開水衝泡之後的炒米糖變得口感綿軟,熱乎乎、甜絲絲,饑寒交迫的大家吃上一碗,頓時有了飽腹的錯覺,身上也有了一絲暖意,因為人數過多,炒米糖開水的數量有限,誰都不好意思再多要一碗,隻能舔著嘴唇,看著欣喜的攤販挑著空擔子走遠。
最後在團部的努力下,步行團終於找到了宿營的地方,經批準在縣政府的大堂過夜,這本沒什麼,大家連更惡劣的地方都呆過,但是睡前團部通知大家,行李車和炊事車都壞在半路,所以大家隻能將就一宿了,沒有行李,沒有稻草,水泥地過於寒涼,而四月的天氣裡白日行軍十分炎熱,大家早就把棉大衣打進了行李包裡跟車了,所以身上僅有單薄的黃軍裝禦寒,隻好緊緊地依靠著著彼此在大堂坐著,每個人都又冷又餓又疲憊,陳確錚找到縣政府的值班人員,想辦法買了一些木炭,又發動大家一起拾了許多柴火,點了幾個火堆,大家沉默著圍坐在一團烤火,一分一秒地捱過去,許多人的肚子嘰裡咕嚕地叫,聲響此起彼伏,大家紛紛苦笑,沿路一直搜集民歌的劉兆吉跟“三劍客”圍在一處烤火。劉兆吉本來是南京大學哲學教育係的學生,因為三校合並便隨校南下,他十分熱愛文學,在長沙的時候就選修了聞一多的《詩經》、《楚辭》和朱自清的《宋詩》、《陶詩》等課,深得二位老師器重。他臉堂方正,一雙大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闊嘴上方有一顆黑痣,是典型的“山東漢子”的長相。他從腰間解下他的大茶缸,他把茶缸蓋打開,把茶缸遞給旁邊同學。
“大家每個人吃一點兒,這是我今天早上從做飯的鐵鍋裡鏟下來的。”
“劉兆吉,真有你的,我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胡承蔭撕下一塊,塞進嘴裡。
“不好吃吧?我每天早上吃完早飯之後,行軍鍋裡都會殘留一層焦糊的鍋巴,雖然不好吃,但我都會拜托廚工給我一個鏟子,使勁兒把鍋巴鏟起來,塞進茶缸裡,我有時候光顧著搜集民歌,經常錯過了飯點兒,就想了這麼個辦法,總不至於餓死。”劉兆吉一邊說,一邊看著大家費力地咀嚼。
“劉兆吉,你真是有毅力,之前就聽說你采集民歌,但我沒想到你竟然不是三分鐘熱血,而是一直堅持了下來,現在眼看就要到昆明了,你采集了多少民歌了?”
“快兩千首了。”
“這麼多!怪不得我老師聽聞先生叫你‘rliu’呢!就衝著你這麼天長日久的努力和豐碩的成果,我也要尊敬地叫你一聲“rliu”了!”陳確錚豎起大拇指。
大家紛紛效仿他的樣子,一邊豎起大拇指,一邊“rliu”此起彼伏地喊成了一片。
“聞先生在詩經課上告訴我們,有價值的詩歌不一定在書本裡,很多是在人民的口裡,希望大家到民間找去!我這麼做還是受了聞先生的教誨,而且這一路上他一直作我采集民歌的指導,沒有聞先生,也就沒有這些詩歌了。”
“r劉,你采集了這麼多首民歌,都有什麼民歌啊,說來聽聽啊!”
“我把一路上采集的這些民歌一共分為六類,講男女情愛的‘情歌’、控訴黑暗社會的‘怨歌’、描繪兒童天真爛漫的‘童謠’、表達老百姓抗日願望的‘抗日歌謠’、還有百姓勞作的‘采茶歌’,還有反應當地風土人情的‘雜類’,我給你們念幾首吧,你們想聽什麼?”
“那還用說嘛?這大晚上的還不趕緊來幾首情歌提提神!”胡承蔭一句話逗得大家都笑了。
劉兆吉笑著念了起來
“山中無木不成林,
人間無伴不成群;
我的同伴就是你,
無你同伴不歡心。”
“太普通啦!差點兒意思,有沒有更加情意綿綿的?”胡承蔭乾脆起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好,那我就再選一首,聽好啦!
挑水扁擔吊鉤長,
雙手拉住吊鉤梁;
家頭還有半缸水,
不是挑水是望郎。”
“嗯,這首有點意思了,再多來幾首!”
同學們也都聽得饒有興味,仿佛忘記了當下挨餓受凍的境遇。
“這首你們肯定喜歡!
挑菜娘來挑菜娘,
家菜不如野菜香;
家菜吃了留半盞,
野菜吃的不留湯。”
不光胡承蔭,大家聽了都忍不住會心一笑。
“但我自己最喜歡的是這一首
你唱的歌是我的,
我從雲南帶來的;
我在河邊打瞌睡,
你從我荷包偷去的。
多麼質樸!多麼生動!多麼活潑!這字句隻能生長在爛漫山野之間,不可能從那些風雅的文人墨客的口中吟出!我在采集歌謠的時候都會統計數量,在我將近兩千首的民間歌謠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情歌,許許多多的‘郎情妾意’,我一路上采集到的民歌,很多時候都是從正在勞動的人那裡聽來的,我經常跟著挑擔的人走,他們一邊挑著上百斤的貨物,一邊在劇烈地喘息聲中唱著民歌,歌詞中儘是些‘郎’啊‘妹’啊,可能是想著家中的妻子,鼓足了乾勁兒,就會忘記疲憊吧?所以我覺得許多民歌雖是情歌,在老百姓的口中儼然成了勞動號子。你們要喜歡聽我就多念幾首。”
大家連忙點頭。
“那我就給你們念兩首寫相思之情的民歌來聽聽。
等你等到夜三更,
等你不來我關門;
四兩桐油點乾了,
含著眼淚去吹燈。
還有這首
郎想妹來妹想郎,
二人想得臉皮黃;
十字街頭宰豬賣,
郎割心肝妹割腸。”
大家都聽得入了神,把手放在火堆前搓著,都沒有留意到東方的天空隱隱透出了光亮來,旁邊的同學聽到他們在念民歌,都好奇地湊上來聽。
“我還有一個發現,一定要跟你們講講,我采集的不少民歌裡,對讀書人的印象都不好,我給你們念一首
斯文滔滔惹人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