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曦沐和白蒔芳小夫妻二人跟曾昭掄先生樓上樓下地住著,對先生平日裡的生活起居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因為曾昭掄的妻子俞大絪眼下在重慶大學任教,並未到昆明來,曾昭掄實際上過的是“單身漢”的生活。先生整日醉心研究,又無人照料,衣食住行時常糊弄,衣服上沾了墨漬是常事兒,腳上的襪子也常常不是一雙。他總是在屋裡一呆就是一天,即便是到了飯點兒也因為看書入了迷常常忘記吃飯。周曦沐看不下去,就把外麵買的糕點粥飯帶回來一些給他,曾先生也並不推拒,隻是他每次吃了周曦沐送來的東西就一定要給飯錢,周曦沐拒絕幾次未果之後,便了解了先生的脾性,索性收下了。
相處的日子久了,周曦沐便發現曾昭掄先生獨特的個性和人格魅力。
不與人交談的時候,曾昭掄先生時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吃飯的時候也總是陷入沉思,有時候甚至在在飯桌前坐了許久,竟忘記了拿桌上的勺子。然而曾昭掄先生並非是沉默寡言之人,因為曾昭掄先生在《大公報》、《民主周刊》等許多大報刊擔任主筆,發表了許多抗戰相關的軍事論述,對時政和戰局的分析鞭辟入裡,周曦沐時常向曾昭掄請教國防問題。每每聊起焦灼的戰局,先生總是慷慨激昂、滔滔不絕,侃侃而談發展國防化學之必要性,先生清醒地認識到眼下國勢積弱,必須要積極振興兵工事業,他的深謀遠慮、見識廣博和愛國的拳拳之心總能讓周曦沐深深歎服和動容。
周曦沐記得,剛剛做鄰居的時候,一次在街上碰到曾先生,周曦沐便熱絡地跟他打招呼,沒想到曾昭掄先生竟徑直從他身邊走了過去,完全不理他。後來周曦沐才知道,曾昭掄先生走在路上的時候向來是“旁若無人”,不是因為他不愛理人,而是他隻管埋頭苦走,腦海裡一直在思考著他的研究、他的文章、他的講義,不管在街上碰見了誰,他根本看不見。
還有一次,周曦沐跟白蒔芳走在街上,突然路上下起雨來,周曦沐趕緊攙著白蒔芳到路邊小飯館的屋簷下躲雨,隻見曾昭掄先生遠遠地施施然走來,他渾身被雨水淋濕,口中專心致誌地念念有詞,手上竟拿著一把沒有打開的油布傘。
“先生,雨嚇得這麼大,怎麼不打傘哪?”
周曦沐這一喊,將曾昭掄從他的思想世界中拉到現實中來。
“哦,是你們哪,沒帶傘嗎?來來,我的傘給你們打!”
說著曾先生快步朝小飯館走過來,周曦沐連連擺手。
“先生你自己用吧,我們等雨小些再走!”
說話間曾昭掄先生已經把傘打開,將傘把塞進白蒔芳的手中。
“拿著,你現在可不能著涼!”
還沒等阮媛說話,曾先生就風一般地快步走遠了。
白蒔芳仰頭看了看周曦沐,兩人相視一笑,周曦沐接過厚重的油布傘,將白蒔芳樓在懷中,走進雨幕裡。
曾澗峽跟阮媛在靛花巷也感受到了久違的安寧和平和。
從靛花巷的家裡出門,走不了幾步路,迎麵便是迷人的翠湖。
曾澗峽和阮媛平日裡最愛做的事就是去翠湖邊散步,眼前的翠湖讓他們時常想起蒙自南湖的美景。
翠湖岸邊遍植翠竹和垂楊柳,湖內種滿荷花和蓮花,八麵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昆明人故稱其為“翠湖”。跟蒙自南湖“小家碧玉”般的淳樸清秀不同,昆明的翠湖則有一種“大家閨秀”般流麗迷人的風姿。
“翠湖”水麵麵積15公頃,大約是西湖的三四十分之一。雖然麵積不大,繞湖一周不過三四千步,在昆明百姓的心目中,卻是昆明的一顆無可取代的“綠寶石”。兩道長長柳堤呈十字交彙於湖心,把全湖一分為四。南北橫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間雲南總督阮元仿照西湖的“蘇堤”修築,東西縱堤叫“唐堤”,是因唐繼堯撥款修建而得名。兩堤交接處,有一湖心小島,島上有一亭名為“碧漪亭”。因為早先翠湖四周有許多老百姓種的菜地,所以翠湖從前的舊稱是“菜海子”,當地老百姓便給“碧漪亭”取了一個俗稱叫“海心亭”。
初到翠湖,阮媛看完“阮堤”刻著的碑文,雀躍地跑到“阮堤”之上,揚起雙手,對著曾澗峽大喊
“你看到了嗎?這個堤叫阮堤!修它的人也叫阮元,這是我的堤哦!”
曾澗峽不禁莞爾
“此‘阮元’非彼‘阮媛’也!”
阮媛玩心大起,嘴巴一撅,手一攤
“我不管,此樹是我栽,此堤是我開,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
曾澗峽一把攬過阮媛纖細的腰肢
“鄙人囊中羞澀,隻好以身相許,不知佳人,意下如何?”
曾澗峽和阮媛都是喜靜的人,他們夫妻兩人在一起往往並不多說話。阮媛最喜讀書,曾澗峽酷愛蒔花弄草,原來在北平的時候,曾澗峽和阮媛的家裡就養了許多花,在百花之中,曾澗峽唯獨喜歡蘭花,可北平天氣乾燥寒冷,蘭花嬌貴,本不易養活,在曾澗峽悉心地侍弄和打理下,蘭花卻長得極好。除了蘭花,曾澗峽還養玉蘭、君子蘭,都養得爭奇鬥豔,但他平生最喜歡的,還是劍蘭。
當年在北平的房前屋後,曾澗峽種滿了一簇簇劍蘭。
他時常用沉醉的眼神看著那蓬勃熱烈的花朵,一看就是老半天。
雖然因為太過入神,曾澗峽總是微微蹙著眉頭,可嘴角卻不自覺地上揚。阮媛的視線不時從書本上移開,落在曾澗峽袖長靈活的手指上、清臒堅定的臉龐上,靜靜地看上一會兒,再低下頭去,繼續在書頁之間徜徉。
常常大半天過去了,兩人沒說一句話。
書呢,卻也沒翻上幾頁。
歲月靜好,也不過如是了。
然而戰爭打破了這一切,這一年多以來,兩人一路顛簸,在長沙待幾個月,在蒙自待幾個月,無論是住在聖經學校的教師宿舍,還是住在王家老宅,曾澗峽都沒能再養花。
可曾澗峽沉醉花叢的那一幕,阮媛卻一直都記得。
所以一到昆明,租了自己心儀的房子,阮媛就鼓勵曾澗峽“重操舊業”,重新養起花來。
而愛花之人到了昆明,就仿佛來到了天堂。
喜歡剛毅堅卓的他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剛毅堅卓的他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