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殿內。
“請老師救我!”
朱允炆一臉悲戚,朝齊泰、方孝孺等官員行大禮,兩人急忙站起身,扶起了朱允炆,方孝孺感慨道“殿下,何至於此啊!”
“學生走投無路,隻能相求!”
朱允炆懇切道。
三人自然知道朱允炆說的什麼,寧王自晉地一行後,大明國內的軍權握住大半,而有些見風使舵的朝臣,已經在和寧王接觸了。
觀其意,是想押注寧王。
陛下年老,新舊交替,正是大局混亂的時候,朱允炆本是被選定的皇位繼承人,如今卻出了變故,真讓人心中忐忑不安啊。
方孝孺歎口氣道“越是這個時候,就越要保持冷靜啊,我當規勸陛下,既然已經立了皇長孫,豈能寵幸他人?這不是有損皇家威儀嗎?”
齊泰搖頭道“若是勸諫陛下有用的話,當初就不會死那麼多人了,黃子澄也不會被貶了。”
齊泰一句話,直接把眾人乾沉默了。
朱允炆心中滿是苦澀,他不過是去了荊襄一帶,回來後,發現朝廷已經變天了,那些原本對他忠心耿耿的官員,被朱元璋拿下了十幾人。
而朱權卻在晉地大獲全勝,又深入蒙古腹地,生擒北元皇帝額勒伯克,立下了赫赫戰功。
此消彼長,朱允炆的權勢,已經隱隱比不過朱權了。
朱權又在擇妻,聽說皇爺爺有打算立朱權為太子……
這讓他心中生出強烈的危機感,一旦品嘗過權力的滋味,就算是父子、兄弟、母子這樣親近的關係,極有可能反目成仇,更何況是叔侄呢?
朱允炆不願意放棄手中權力。
他必須反撲!
方孝孺掃視眾人,繼續道“如今大事,莫過於大統傳續。諸位,你們皆是朝中肱骨大臣,有什麼好建議嗎?”
朱允炆的鐵杆支持者並不少,吏部尚書練子寧,曆史上因為反對朱棣稱帝,被朱棣斷舌磔死,其家族也被滅族。
禮部尚書陳迪,也被朱棣族滅。
還有徐達之後嗣徐輝祖,山東布政司鐵鉉,翰林院的編纂侍讀,皆將朱允炆視為正統。
“決不能讓陛下立寧王為太子,國本豈能輕動?如今天下安寧,百姓富強,等皇太孫當了皇帝,我大明定然更上一層樓。可是寧王呢?一個遠離京師的藩王,憑什麼登基稱帝?”
“對,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皇太孫殿下是犯了點錯事,因此罷黜他的皇太孫之位,未免太苛刻了點,陛下定然被小人所欺!”
“陛下年齡大了,正是皇長孫銳意進取之時!如今皇長孫讀書明理,處理朝政責無旁貸,要不勸陛下禪讓,也好讓皇長孫儘快熟悉廟堂!”
眾人言辭愈發激烈,在他們眼中,朱元璋年齡大了,腦子也糊塗了,還不如趕緊讓位,自己安安穩穩當個太上皇,豈不是美哉?
可是以老朱那大權獨攬的性子,會輕易放權嗎?
“那麼,誰先上奏呢?”
禦史葉希賢提出這個致命的問題,眾人麵麵相覷,有人低聲提議道“要不我們一同上奏,以表我等忠心報國的心意,諸位以為如何?”
人群中不乏聰明者,聽到這話,不由的向後退幾步。
一個人上奏,最多是一個大不敬之罪,可要是一群官員聯名上奏,要求朱元璋禪位,這可就是赤裸裸的叛黨謀逆啊。
換做其他皇帝,可能會有法不責眾的觀念。
可要是朱元璋,他隻會欣喜若狂,直接斬草除根,剝皮充草。
眾人很快明白了過來,低下了頭,眾人又商議許久,最終也沒個章程,隻能向朱允炆告退。
朱允炆滿臉都是失望,等人走的差不多了,翰林修撰王叔英走上前,低聲道“殿下,事以密成,吾有一計獻於殿下!”
朱允炆頓時大喜過望,拉著他的胳膊道“先生請講。”
“古往今來,皇太子難有順利繼承皇位者,如秦之扶蘇,漢之劉盈,唐之李承乾。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為何殿下會犯錯,就是因為殿下做的事情多啊。可是以陛下的脾氣,做好了十件事,換不來一句誇獎。可要是做錯了一件事,就會惹得陛下不快!”
聞言,朱允炆心有戚戚,正如王叔英所說,這幾年他朱允炆鞍前馬後,不曾有一日空閒啊。
“所以,寧王若是要當皇太子,或許並非是壞事,而是一件好事……如今群臣都不支持寧王,他想做好一件事情,何其難也?”
“殿下隻需要靜觀其變,不出一年,以寧王那霸道無禮的性子,必然會惹怒當今天子!”
喜歡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