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得到了辦法,趙括立刻回去安排。
對於趙括的安排,大胡子將領很是得意,回去嚷嚷著說什麼英雄所見略同,劉先生是天底下最優秀的醫者,他也一樣,仿佛他就是比武安君白起更強的將領。
對於他的話,沒人相信,也沒人在乎,不過他麾下的士卒還是執行了他的命令。
趙軍的垂死掙紮自然引起了秦軍的注意,不過武安君白起卻非常高興,因為趙軍終於出動了。
說實話,趙軍不出動,白起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秦國雖然比趙國富裕一些,但也沒富到哪去,國內又是以山地為主,隻有關中和褒國(現漢中)產糧,而且秦國需要麵對的問題更多,北麵和趙國一樣需要麵對匈奴,西邊還有西戎、羌人和月氏等部落,南麵雖然攻下了巴國,不過巴人卻是不穩,一直在蠢蠢欲動,東南還有楚國這個丟了郢都的大敵,再加上如今僅次於秦國的第一強國趙國,國防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要不是秦國的明君秦昭王壓著,秦國國內早就把軍隊撤回去了,區區一個上黨之地而已,沒必要綁著秦國。
最關鍵的是,即便有秦昭王幫他頂著,國內貴族們的壓力他也沒少上一點,多少人都給他送過書信,希望他看在國內疲敝、民生艱難的麵子上,可以主動上書,請求撤軍,甚至理由都給他準備好了。
也就是他最近發動反擊,兵圍了趙軍,國內反對聲才略微小了一些,不過也在催促他儘早消滅這些趙軍,終結這場戰爭。
對於這一切事情,幾乎全軍都知道,而且都在主動請戰,希望可以儘早消滅趙軍。
但是,他不能。
趙軍勇悍,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即便以現在的局勢,他有辦法消滅這些趙軍,但自身的損失肯定不會小。
要知道,和趙軍一樣,秦軍半數如今都在這裡,如果損失太大的話,勢必要從其他方向抽調兵力,才可以抵擋住東方六國的聯手進攻,那到時候秦國就隻能暫時丟掉其他利益了。
問題是,丟哪裡呢?
北邊?那是匈奴,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可不像他們有什麼禮義廉恥,向來是竭澤而漁的。
西邊?那是西戎和羌人的地盤,秦國眼下也隻是暫時壓製住他們,如果抽調了兵力,那些蠻人勢必會掀起風波。
南邊?那裡是秦國剛打下沒多久的地方,巴人至今還在蠢蠢欲動,如果敢從那裡抽調兵力,這些巴人勢必會起兵反叛,更何況那裡是客卿司馬錯打下來的,以司馬家的實力,白起是絕對不願意得罪他們的。
至於東南的楚地?那裡就更不用說了,楚國雖然丟了郢都,但是楚國還在,楚王時時刻刻都在惦記著奪回郢都,光複大楚,兵力更沒有辦法抽調。
所以,他必須要堅持下去,儘可能以最小的代價戰勝趙軍。
他原本的戰略就是以守為攻,引誘趙軍主動進攻,反正現在被圍困的是趙軍,不是他們秦軍,隻要趙軍敢上來攻城,白起有把握可以用五比一的戰損比消滅趙軍。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以趙括那黃口小兒,居然在嘗試了幾次之後就立刻放棄突圍了,轉而龜縮在趙軍大營裡不出。
趙軍死守,他白起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現在趙軍主動出擊了,那白起自然不會客氣。
於是,白起立刻命令軍隊迎擊,打算依靠泫氏城消滅這些主動殺出來的趙軍。
反正趙軍如今已經餓了半個多月了,早就餓得手軟腳酸,完全沒有擊敗他們秦軍的希望。
況且泫氏城地勢並不適合大軍展開,即便趙軍出擊,也隻能是一支一支的出擊,他隻要派兵堅守,消耗趙軍的體力,然後讓秦軍騎兵消滅他們就好了。
不過兩軍普一交手,白起便驚訝地發現,秦軍居然被打得節節敗退。
略一思索,白起便知道了,趙軍這是絕境出擊,已經不計傷亡了。
但是知道是知道,問題必須要解決。
而解決的方法很簡單,白起立刻派出秦軍騎兵從旁襲擾,不讓趙軍全力攻城。
但是即便這樣,經過一天的戰鬥,秦軍的傷亡還是不小。
雖然趙軍的損失更大,但是秦軍的損失依然讓他心痛不已。
這樣的戰鬥又持續了幾天。
白起原以為趙軍的攻勢是略微減弱,但實際上趙軍的攻勢卻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反而是愈加犀利了。
白起無奈,值得與趙軍硬耗下去。
如今趙軍已經是困獸猶鬥了,勝利就在眼前,他也隻能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