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聖外王的下個境界,現在隱約有了點頭緒,但又有一種霧裡看花的感覺,下個境界究竟會是什麼呢?能不能通天,能不能達到古之聖賢的地步?”
張之維心裡自語,他沒執著於服下金丹後的外在變化,而是閉上眼睛,仔細感受著金丹融入身體的全過程。
他現在對自身的掌握,可以用明察秋毫來形容,任何細微的改變,都能及時發現。
那顆金丹被碾碎之後,藥力擴散,化作密密麻麻的金色篆文,滲透內臟骨髓,這個過程是良性的,所以他沒阻攔。
至於那些金色篆文……
他在仔細凝視的時候,耳邊似乎聽到了嗡嗡嗡的聲音,好像是道士在念經,又好像是和尚在念梵音,甚至又像是巫師在念咒。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他把意識從那些小篆身上移開,腦中的聲音頓時就消散了,他再次凝視過去,經文再次響起。
張之維有種明悟,這枚金丹中的篆文,其實就是煉丹者往裡注入的“道與“理”,消化丹藥的過程,就是這些“道理”融入身軀的過程,所以,一顆金丹下肚,修為才會提升。
這個過程,幾乎等同於灌頂傳功。
而陸瑾則以為是火車經過了江河,撩開窗簾往外望了一眼,卻發現前方一馬平川,根本就沒有河流。
所以,江湖上才有嗑藥傷根基的傳聞,畢竟個人的體質是有差彆的。
“這個丹藥是武當門長孫祿堂給弟子的,所以說,講道的人,其實就是孫祿堂?”張之維心道,他屏聲靜氣,觀摩篆文,仔細聆聽著。
張之維心裡點評,金丹中的篆文在他的身體進行強化,但他並未照搬,而是有選擇的在接受金丹對自身的作用。
這種方式的講道,要比口述更能表達其中道理,張之維收獲良多。
張懷義第一時間看向了張之維,眼中驚疑不定。
而張之維的資質,無疑是最好的,他甚至直觀的感受到了金丹內的“道”與“理”,在觀看篆文的時候,他甚至有一種,一個前輩在他耳邊講道的感覺。
當然了,服用金丹的效果,還是得根據服用者的資質來定的,資質好的人,嗑藥後的消化能力都要強一些。
不過,這並不妨礙張之維對孫祿堂的敬仰,這個在他前世的世界裡,號稱民國第一高手的存在,在一人的世界裡,同樣是站在頂端的人。
而在他消化金丹的時候,車廂裡的其他人,並不平靜。
“這種方法好則好,但卻缺乏了靈性!”
在踏入內聖外王境界之後,他在內丹一道雖然依舊有進步,但相較於與之前,已經慢下來了太多太多。
這嚇了車廂裡的眾人一跳。
眾所周知,進食後,胃腸需要大量血液來促進消化,服用金丹也是一樣,張之維的性命修為何其的高,體質說是非人也不為過,全身血液如汞一般,陡然加速器來,在血管裡奔騰不息,竟有一種大江大河在流淌的聲音傳出。
“那這個聲音是……”他猛地轉過頭,看向張之維,流水聲是從張師兄體內傳出來的。
但現在,這金丹內所蘊含的“道理”,正是那些性命修行上的旁枝末節,他仿佛看到了一個老師父在巨細無遺的為徒弟解釋。
也隻有張之維這樣的人,才能發現錯誤,一般的人,即便是修為到了可以吞服金丹的地步,也是吃下它,不明所以的把一切藥力照單全收。
這還是得虧有師父的指路,但師父所講的,更多的是人體五行的奧妙,是性命整體的躍遷,但在一些微末之處,卻提及甚少。
正所謂,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一些旁枝末節的東西,一直是張之維自己把控的。
畢竟,就算是武聖孫祿堂,也不見得都是對的。
一些他感覺錯誤的篆文,他便將其摒棄,繼續堅持自己的選擇。
“怎麼回事?這是什麼聲音?”陸瑾頓了頓道“張師兄肚子餓了嗎?”
“你家肚子餓了是這種嗎?”呂慈沒好氣道。
“那你說是怎麼回事?”陸瑾瞪他一眼。
呂慈想了想,說道“莫不是炁在張師兄經脈內運行發出的聲音!”
田晉中修為最淺,一會兒看看陸瑾,一會兒看看呂慈,沒有說話。
“不太像!”呂仁發表意見“這更像是血液流動的聲音!”
“沒錯,就是血液在血管流動發出的聲音!”張懷義給予了肯定。
“這……這怎麼可能?血液流動如江河奔湧,那張師兄的血管得強韌到什麼地步啊?”陸瑾一臉瞠目結舌。
“非人哉,簡直非人哉啊!”呂慈一臉興奮“不愧是張師兄,血液奔騰如大河,難怪動起手來,恍若天威,一巴掌一個!”
“師兄又變強了,應該是吃了那顆金丹的緣故,自己與之維師兄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了啊,自己必須要進步才行啊!”張懷義心裡暗暗在想。
他的心裡滿是挫敗感,看了一眼張之維手裡的丹藥瓶,那裡麵還有兩顆金丹,自己吃了會有同樣的結果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田晉中的心思沒這麼複雜,他提醒道“師兄好像進入了某種狀態,你們聲音小點,彆打擾了他!”
其他人頓時聲音小了起來。
田晉中卻還嫌火車的噪聲比較大,在張之維的座位旁貼了一張靜聲符籙。
不過,他不知道的是,以張之維的靜功水平,這點噪聲,構不成一點影響。
…………
…………
耳邊講道聲音漸遠,藥力消耗完畢,張之維睜開眼,長長呼出一口氣,舒展筋骨,開始平複氣血,將那如江河般奔騰的血液收斂蟄伏。
“這一粒金丹,幾乎抵得上我大半年的苦修,外丹一道,果然非同凡響!”張之維心道。
外丹一道始於黃帝,黃帝是中華文明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同時他也算得上是異人之祖,道家五術基本都出自於黃帝之手。
譬如奇門遁甲,就是黃帝把自身的所學講述給臣子風後,命他演化成文,所以說才有“因命風後演成文,遁甲奇門從此始”這句話。
外丹一道也是如此,不過,黃帝沒有借臣子之手,而是親自著了一本《黃帝九鼎神丹經》。
從此,外丹一道出現,至於內丹一道,則是先人在煉丹的時候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把自己的身體當成丹爐,把煉外丹的道理,運用到自身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