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當然就是以秦銳直搗陳郡,徹底消滅這股反叛,再度彰顯大秦之師的虎狼之姿啦。”胡亥想到史書中章邯就是這麼做的,於是隨口道來。
“陛下恕罪,第三步臣所想與陛下所言,不儘相同。”陳平嘴上說恕罪,臉上可沒有什麼請罪的樣子。
“恕什麼罪,彆跟我來這種虛言,你什麼想法,說!”
“對於是否直搗陳縣徹底滅掉張楚軍,需看這個陳勝的作為,看他是自己稱王,還是在故楚遺族中扶立一王。”陳平回身在黑板上寫下“稱王、奉王”兩詞。
“哦?”胡亥心中一驚,這大概就是將軍章邯與謀士陳平之間的差彆了,或者說是曆史上無能的趙高和現今有謀略的陳平之間的差彆。
“稱王如何,奉王又如何?”
陳平臉上帶出了殺氣“奉王,則就如陛下所言,以秦銳堅決平滅之,連其所奉之王一起滅殺。原因是,其奉故楚王族為王,則新楚王就成了一麵旗幟,其他楚地叛者則會皆奉新王之名,會使叛軍彙聚在楚王名下,所以必須滅之。”
“這個我能理解,隻是殺了一個楚王,昭景屈三王族又不缺會喘氣的,其他楚人可以再立一個嘛。”
陳平為皇帝的詼諧笑了起來“會喘氣的,陛下說得真形象。再立一王是必然的,但那就需要有點實力才行了,一般規模的叛者必不敢輕易立王,害怕成為秦師的目標。”
“那麼如果陳勝自立為王又將如何處置?”
“陛下,如果陳勝自立,那我給陛下的建議是,不急於剿滅他。秦銳可在其外圍斷其手足,比如剿滅襲南陽之軍,剿滅其往趙地之軍等。”
“理由呢?”胡亥其實已經明白了陳平的意思,但如果采用此法,曆史的走向將完全脫離他的已知,雖然這也許會是必然,但他內心中還是盼著能減緩這一刻的到來,更不用說主動去推動這種變化。
可是他也深知,對這時代人的思想理解程度,他遠不如陳平這類當代精英,尤其陳平還是以擅長陰謀著稱的,對人心的理解更為透徹。
史書中,陳勝當然是自立為張楚王了的。到現在為止,胡亥認為曆史還會重現,陳勝必然稱王。所以如果陳平的理由足夠充分,他就隻能采納陳平的建議,走向一個未知的新方向。
“陛下,臣剛才說過,故楚地域廣博、人口眾多,且大量故楚遺族隱於其間。此番楚人作亂,是一夥戍役帶頭,閭左為將軍。故楚遺族,尤其是三閭王族和項氏,心中必不以這類他們眼中的閒民為意。若陳勝不稱王,他們還可將其作為一股力量予以吸納。但若閭左為王,他們必將忿然,這就為楚人內訌準備好了條件。”
“當然,欲行此略,還需觀望楚地反叛狀況,若有三閭或項氏等舉旗反秦,則此略即可施行。故楚貴族的驕傲,會使其無法容忍閭左稱王的,陛下還可借聽風閣或西歸閣之力,促成內訌。”陳平成竹在胸的侃侃而談。
“使其內訌,使楚貴族滅閭左之王,除了能夠減少秦銳的傷損,大秦還能獲得什麼其他好處嗎?要知道,貴族吞並張楚,必殺者唯陳勝,軍卒泰半都將收入囊中,會壯大貴族軍的力量。”胡亥皺著眉頭,似乎完全沒有被陳平的話所打動。
“陛下,這就要看如何去做。”陳平臉上浮出了一絲詭橘“比如可以傳播流言,稱貴族軍看不起張楚軍,貴族軍將儘屠張楚軍等,當然這需要至期因時而定,但也可在知貴族舉旗之後即可開始傳謠,使張楚軍對貴族軍產生防範和疑慮。但關鍵的是,可趁兩軍內訌之際人心不穩,遣秦銳多頭並進而突襲,則敵必潰。即使楚貴族以計策殺陳勝而收其軍,兩軍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捏合為一體,此即戰機。”
胡亥一擊掌“大善,汝把朕說服了,就依此略以待張楚。把姚賈和王敖召來。”後麵一句話是對姚展說的。
“上卿,這是第三步,繼續說第四步又將如何?”胡亥平息了一下心中的小激動。不能不激動,這陳平真是鬼才,有他在,金手指失靈也無妨了。
“第四步,就是清理趙地。使秦銳揮師北上,將趙地叛民作一番清理。”陳平不緊不慢的在黑板上寫下第四步的方略。
“不趁滅陳勝,或者擊潰貴族軍之機平靖楚地?”胡亥裝起傻來。
“陛下,臣以為,以楚地之廣,楚人之眾,要平楚地,需緩緩圖之,決不可冒進。”陳平臉色嚴肅起來“楚地遺族甚眾,滅一股會生多股,所以滅楚非一夕之事,甚至還需要由秦立一王,安撫楚民。陛下原意是使山東形成兩到三股勢力,互相內耗至其力將竭之機再一鼓蕩之,臣以為這個方略非常正確。”
“好吧,你繼續說。”胡亥收起內心的頑皮,端端正正的坐好,聽陳先生講課。
“臣之所以認為應以秦銳先平趙地,是因趙地雖經十年恢複,戶數仍稀,再加上代地的脫離,所以趙地易平。陛下可令秦銳掠趙地叛民至九原、雲中屯田,則趙地無可為卒之夫,即便續叛為禍亦不足懼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第五步?”
“第五步,脫身山東,壁觀虎鬥。”
“此何意?”胡亥挑了挑眉毛。
“按臣所想方略,秦銳先擊襲函穀之師,再解滎陽之危,然後南下攻陳郡,再北上清趙地,此番遊擊,耗時或一載,或一載多些,至其時,師老兵疲,士卒將厭戰也。當攻趙地時,齊燕趙韓楚必出兵救之,正可藉此抽身回返關中,閉關據守。回返時可佯敗,而諸侯軍因敗秦必驕,其他各叛者必心中既懼且又不忿,裂隙自成。陛下所言之山東內亂則起焉,我等則可休養生息,練兵備戰,以待時機。”
胡亥不說話,陷入了沉思。
如果按照陳平的方略,先擊趙地,則就沒有曆史上章邯與項梁的數次大戰,並最終殺死項梁。項梁不死,範增不去,則楚軍不弱,這樣的話,劉邦還有機會嗎?或者說,劉邦還會與項氏軍爭奪天下嗎?
單從體量和威望上,劉邦可與項羽一爭高下,但卻無法和項梁一爭高下。這一來,也許真的會使項梁一統山東天下而不會再有兩虎相爭。因為從體係上,劉邦和項氏都是楚人,都奉此時尚未現身的楚懷王為首,當年要不是項羽陰殺了義帝,劉邦雖反出漢中,卻還找不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公開反項羽。
可現在這些是無法跟陳平解說的,因為項梁尚沒有舉旗起義,劉邦也沒有冒出頭來。所以,這裡項梁的生死,是決定劉項之間實力消長的最重要因素。如果想要實現劉項相爭,擊殺項梁是絕對必要的。
想到此,胡亥輕輕敲了敲禦案“上卿的方略大善。但從現在講,仍隻是個推測性的思路,仍然存在太多的變數。隻能說,我等可以先按此方略進行,但要隨時注意實際情勢的變化。比如說,現在可預見的是,楚軍,當然是楚貴族軍,若是軍旅世家項氏所領,則戰力會高於其他五國遺族,霸天下的渴望也遠大於其他五國,即便重新確認七國分封,也必共認楚執牛耳為霸主。這一來,其他五國無力與楚爭鋒,卿之壁觀虎鬥之略很可能無法出現。”
陳平拱手一禮“陛下所慮周全。臣的方略,隻是現今的一個推測性的預備,實際施行必然要根據情勢變化。若如陛下言,楚貴族軍強在項氏,則可先撲殺其最具號召力的領者,使其綜合實力降低到足以引發諸雄紛爭的程度。”
胡亥頜首,剛要說話,公子嬰進殿,大步走到丹陛前施禮,然後又向陳平平揖。
胡亥放下陳平的話題“皇兄可有什麼消息要告知我?”
公子嬰落座,笑了笑“少府讓臣代稟陛下,按陛下所說的簡化方式譯碼而培養的書訊者已經可用,少府蒼詢陛下是否立即派出?”
“派出去吧,山東已開始作反,很快就會遍地烽火。讓少府繼續編算真正有難度的編密方式,培養出第二批書訊者後,替換這一批回鹹陽學習。”胡亥答道。
“嗨,臣現在擬詔給少府。”公子嬰開始寫詔書。
胡亥剛要繼續和陳平說,殿外內侍匆匆進來稟報“典客長史候駕。”
“讓他進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