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1970年代中期,老屋和它的冬天
謝天祥家的東屋東牆上,象許多人家一樣掛著一幅毛主席正麵像,那一撩門簾兒第一眼便看到的,而在主席掛像的下麵是一張三屜桌,在桌子上麵靠牆的位置的正中間擺放著一座小型毛主席石膏像,石膏像旁邊是一個需要每天上弦才能走的帶鬨鈴兒的小座鐘,三屜桌兩側放了兩把木頭椅子;東屋一進門,靠南麵是鋪著葦席的土炕,炕頭兒這半邊兒鋪著厚厚的棉褥子,炕尾靠窗子的位置是被垛,全家人的被褥疊整齊後擺放在那裡;進門靠北側是兩組漆成黑色的牆櫃,那據說是小腳奶奶李玉容當年的陪嫁,因為年深日久那顏色已經變淡了許多但似乎也更結實更耐看了,牆櫃的西側緊靠著西牆,東側邊上放了一個小巧的被當成座椅的木頭櫃子,上麵鋪了一塊薄棉坐墊,那幾乎是謝天祥的“專座”,隻有作為一家之主的他坐在上麵才顯得四平八穩,彆人任你是誰即便是村書記來也不去坐在那裡而是坐在三屜桌邊的椅子上,謝新總看見爺爺坐在那裡抽煙喝茶,很享受的樣子,雖然有時因為抽煙被嗆得大聲地咳嗽。
靠東側的那組牆櫃上放著四隻瓷瓶,那是牆櫃一樣是小腳奶奶李玉容的陪嫁,李玉容稱之為“撣瓶”,意思是那瓷瓶是用來插裝雞毛撣子用的,但實際上哪東西的主要用途是分門彆類裝雜物,頂針兒、鈕扣、針線等細碎物件被分類裝在裡麵。這四隻瓷瓶中有一隻是大肚子帶蓋兒的,一個較其它三隻矮小一些,如果這是一對夫妻的話,另外兩隻便是他們的孩子,身材適度麵目清秀,一隻上麵拓有古代的美女,紅紅的一點櫻桃小口,梳理得極整齊的黑亮的長發,柳葉眉微蹙丹鳳眼帶愁,淡淡的青綠色的裙擺似被微風輕輕吹動;另一隻則是兩位古人在一株鬆樹下對弈,小童子在身旁站立侍候,這時有客人牽著驢正往這邊走來……
謝新時常爬上牆櫃,對著瓷瓶撫摸查看,那上麵的留白空間很大,環境清雅意境悠遠,他想如果自己能夠進到裡麵去成為一個人物,即便是童子或侍女也好呀!然而最吸引謝新的不是這些而是其中是否能夠找到奶奶李玉容收藏在裡麵的糖果之類的好吃的東西,因為在秋季的時候,那隻大肚子藍花瓷瓶就被李玉容專門騰出來放乾透的核桃。
那黑色牆櫃的門兒是向上開啟的,櫃門門板的下麵是兩根一寸左右寬的四方木條兒,木條彆住後麵的櫃板,鎖匙則安裝在前麵,這樣的櫃門兒時常可扒開一條縫兒,從縫隙中能看到櫃子裡麵的物件,其中一塊櫃門兒的縫隙裂開的要大一些,謝新年紀小,竟能將手指探進去,但他的手再小也伸不到裡麵去,即便看到了甜餑餑也是乾著急沒辦法,就象老貓看著魚缸裡的魚一般隻有饞得吞咽口水。好在謝新在妹妹出生之前,這藏在櫃子裡麵的甜餑餑、白沙塘等好吃的大多是李玉容留給謝新享用的,等到高興的時候她自會從兜口兒裡掏出鑰匙開鎖開櫃門兒取出甜餑餑來給他吃。
象那個時代的大多數農村家庭一樣,屋裡的地麵是經過夯砸結實踩踏得發亮的土地,沒有青磚鋪地更沒有水泥洋灰往地上鋪,秋冬季節天氣乾燥的時候,掃地之前還要滴灑少量的水,以防止地上的灰塵在屋中揚散。屋裡糊了頂棚,是用高粱秸稈兒和專用的厚實漂亮的帶暗花兒的紙,請糊匠糊成的。頂棚裡有耗子,這耗子是怎麼上的頂棚呢?
農村人時常談到這樣的一個話題,你說“耗子天生會打洞”不假,但耗子又怎麼會爬牆到了頂棚裡去的呢?難道是在牆體裡打洞上去的,或許吧,因為那個時代的農村人蓋房子大多是“裡生外熟”,所謂“裡生外熟”就是牆體外麵經磚窯燒製而成的紅磚或青磚,但就隻是十二公分厚的一層而已,而牆體裡側是土坯,這種土坯一般是用麥餘兒泥拓製而成,所以那時的耗子完全有可能在牆體裡側從下往上打洞上到頂棚裡去。
可人們又疑惑了,這耗子跑到頂棚裡麵去乾什麼呢?裡麵黑咕隆咚要沒吃的沒吃的要沒喝的沒喝的,難道它們費勁巴拉地打洞上到頂棚裡去就單是為了吃飽了撐的瞎折騰活動身體?或許那是耗子家族的遊樂場?大人們鬨不明白,謝新就更鬨不明白,但他知道耗子一般在晚上活動得歡。等到屋裡的人熄燈睡覺大約半小時後,頂棚裡的耗子便陸續出動,先是躡手躡腳輕動著,到後來便大動起來,它們似乎在舉行跑步比賽,抑或歡快地相互追逐,它們從頂棚的這一頭兒“騰騰騰”快速跑到另一頭,再從另一頭兒“騰騰騰”跑到另一頭,它們樂此不疲,邊跑邊還興奮得“嘰嘰”地叫著笑著。剛開始是小耗子一顯身手,到後來耗子家族的雌雄老幼悉數出動狂歡起來,頂棚真的成了這個家族的老的小的共同的樂園。被吵鬨得從睡夢中醒來的謝新恨得咬牙切齒,自家的頂棚成了耗子的樂園,令他怒火中燒,他操起掃炕笤帚向頂棚上拽去,就聽得“蓬”的一聲,正在狂歡的耗子被嚇了一跳,立刻安靜了下來,但安靜過後則是輕動試探,後來再次慢慢放開,到最後是卷土重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靠偷彆人東西生存的耗子現在偷吃東西還不算,還要擾民滋事,怪不得人們紛紛給它們準備老鼠夾子、老鼠藥,想儘各種辦法來懲治它們,人人喊打,這種東西不打不足以平民憤啊!
東屋門上方的牆上掛著一麵鏡子,那麵鏡子上清晰可見一艘輪船航行在泛著波濤的大海之上,它的下麵是一行字“大海航行靠舵手”,謝新識字之後每天一抬頭便看見這幾個紅色的字,它們便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中。
(三十七)
這年冬天格外的寒冷,西北風幾乎沒有斷過,天天地刮。開始的時候,地上的灰塵沙粒被裹挾著揚在空中,拽到人的身上能聽到“啪啪”的撞擊聲,拽到人的臉上則是生疼,有如刀割一般;等到後來,灰塵與沙粒被打掃得乾乾淨淨,地麵被凍得裂開了口子乾巴巴地張開著,仿佛乾渴的人的雙唇。西北風變得純淨了,但卻浸滿了濃濃的寒意人們紛紛將身體用棉衣裹了個嚴實,將棉帽子戴在頭上,還要再下顎處係緊以免被風吹跑了。這時候,南河早就凍結了有尺把後的冰,來往於南河南北的人們也不必再繞道鐵路橋,而是直接從冰麵上經過。
明月每天早晨給謝新洗臉在謝新而言都如受罪一般,藏著躲著甚至哭訴著著說,“二姑,我不要洗臉,不要洗臉!”
明月半笑半嗔地說道,“新,不洗臉怎麼可以,那不成小臟豬兒了!來,馬上就好了!”
明月往謝新的臉上打著肥皂,肥皂沫進了謝新的眼睛裡,這回他是真的被那東西淹得哭了。洗完臉之後,還要往上麵塗抹些香香的類似於雪花膏之類的膏狀物,這樣能夠防止皮膚粗糙,但即便是這樣,謝新的臉頰上還是被凍得如同木銼一般,摸起來更是喇手。
這時候他會高興地脫鞋上炕,站在鑲嵌在木頭窗框中的那一塊兒玻璃前麵仔細端詳。那塊兒原本透明窗玻璃上結了厚厚的冰花,那冰花有的象山峰一樣,有的象波浪一般,他用手指按在玻璃上好一陣才有一絲融化之意,而指頭已經變得麻木了。他看到旁邊有一支削鉛筆用的小豎刀,便拿起來在冰花上磨蹭,將一小塊兒冰花弄掉之後,玻璃重又透明了,一束陽光從東南方向上斜斜灑下來,照在院東側的臨時搭建的玉米囤上。
天空高遠湛藍,院牆外粗壯的槐樹的樹冠上的光禿禿的枝丫在西北風中抖動,院門關閉著,他的眼光掃向院子西南角,山羊趴在窩的緊裡麵的麥秸上麵,儘可能地躲避著西北風的追打,半閉著眼看著眼前的乾草沒有半點食欲。雞窩的門已經打開,原本睡不得懶覺兒的公雞如今也守在窩裡不出來,與其出來挨凍,不如縮在窩裡避寒。
這時院門開了,小腳奶奶李玉容抱了柴禾進來預備做早飯了。謝新有一種想用舌頭去舔舐窗玻璃上的冰花的想法,但是他不敢,媽媽嶽淑平、二姑明月都嚴肅地警告過他,千萬不要用這麼做!有人家的孩子這麼做過,結果舌頭和玻璃沾在了一起,那孩子一著急,結果舌頭被撕掉了一層皮,謝新聽後被嚇得夠嗆。
這樣的冬天是新屯人“貓冬兒”的好時節,不用出工,冰天凍地出工去乾什麼?於是許多人家就晚起早睡,一天吃兩頓飯,上午十點來鐘吃一頓,傍晚四五點鐘吃一頓。然而謝天祥家卻還是一日三餐,謝天祥每天照例五點鐘起床出門兒,披星戴月趕到252醫院的食堂做早餐,家裡人在七點前後天剛麻麻亮兒的時候便相繼起床,之後便是嗽爐子給爐子添煤,如果爐子裡煤燃儘了還要重新生火。
明月照顧謝新穿衣服洗臉,謝新則能拖就拖能躲就躲,從被子這頭鑽地道似的爬到那頭兒,邊還“咯咯”的笑著,或許在他心裡那就是在鑽地道,在躲避日本鬼子的追擊。明月這樣同他玩了一會兒,旁邊的老叔明禮耐不住性子,凶巴巴地瞪著眼睛一伸手便將被子揭了開來,邊還嘟囔道,“鑽地道鑽地道,我讓你鑽。再要這麼蹦,這炕非讓你跳踏不可!”
謝新便“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光著屁股坐在那裡,明月一把拉過被子給謝新圍上,然後陰沉著臉對明禮說道,“明禮,你這是乾什麼?新是四歲的孩子,他怎麼就能把炕給跳塌了?!你都十八了,年紀也不小了,乾嘛這樣對你的侄子?!回頭感冒發燒了怎麼辦?”明月正色地說著,謝,明禮無言以對,冷著臉一撩簾子出去了!
其實明月和嫂子嶽淑平都知道,在謝新沒出生之前,明禮作為謝天祥、李玉容的老兒子,在家裡年齡最小也是受寵的,爹媽有點好東西都是藏著掖著給老兒子留著;等到有了謝新,明禮的這種特殊待遇沒有了,所以明禮每見到謝新撒嬌耍賴使性子便斜楞起眼睛,恨不得衝上去給他兩巴掌。謝新雖然還是小孩子,但他知道老叔明禮時常瞪眼睛呲著牙衝他吼是看他不順眼,他知道要離明禮遠一點兒,彆真被他給兩巴掌!
有一天吃早飯的時候,謝新抱起乘著饅頭花卷兒的淺子躲了起來,看到老叔明禮吹胡子瞪眼睛又跳又叫,“把饅頭拿過來!拿不拿,你倒是拿不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明禮這樣威嚇著,謝新也不害怕,反而將饅頭淺子抓得更緊,這樣的敵視直到明禮高中畢業後參軍入伍方才宣告結束。
(三十八)
每天早晨起來,李玉容的第一件事是到水缸跟前兒看看缸裡的水有沒有結冰,結了多厚的冰,需不需要用大砍刀將冰剁開,然後抱柴火燒火做飯。雖然才蓋幾年的房子,但燒火做飯的堂屋的屋頂在經年累月的煙熏火燎下,柁木檁條乃至葦薄上都已經明顯地變黑了。玉米秸稈、麥秸稈、樹葉之類的農村人用來燒火做飯的柴火,乾燥時還是很好用的,一根火柴下去便點燃生出火苗;但如果柴火潮濕則要生出太多的煙了,濃煙順著炕道直奔煙囪然後排放到空中,清晨或傍晚,農家上空那嫋嫋升起的炊煙便是這樣生成的。
那時候,修煙囪壘炕道是技術活兒,做得好的排煙痛快柴灶好使,火壯飯菜好熟,做飯的人心裡細化;做的不好的,從炕道中往外倒煙,那可就受了罪,做飯的人受罪,全家人都跟著受罪,常常被煙熏得咳嗽流淚。
謝新最是怕煙熏的。遠遠的望見自家的煙囪中冒出煙來他便皺起了眉頭,等到都煙從堂屋的門及門上麵的荷葉窗中大股大股地冒出來的時候,他便不進門而是在外麵守著,直到做好飯而堂屋中的煙散儘他方才進屋。
謝新從小身體單薄,到了冬天,稍有不慎便咳嗽感冒,沒過兩天便胸悶氣喘轉成了氣管炎,而此時聞到柴火中生出的煙他便愈加的胸悶,為此他見到燒柴火便遠遠的躲開。感冒發燒對小謝新來說是極痛苦的,他那時耳朵如同塞入了棉花球兒,漲漲地聽不清外麵的聲音,而自己粗重的呼呼啦啦的呼吸聲他卻聽得清清楚楚。這種情況直到八九歲後,身體強壯了許多方才有所改變。
病了就得打針吃藥,謝新對於打針是不犯怵的,將褲子退下來露出半個屁股,往上麵擦拭酒精的時候他便渾身一激靈,屁股連同大腿上的肌肉一下緊張了起來,女村醫似在對嶽淑平說“你家謝新就生了病就愛打針,是不是?這孩子畢竟是個男孩子,勇敢著呢,不怕疼,是不是?!”
這樣說著,謝新的心下輕鬆了些,屁股上的肌肉隨即放鬆了,就在他準備迎接鋼針刺入肉中的時候,屁股上麵一涼,又一隻酒精棉球兒按在了上麵,女村醫劉秀菊笑嘻嘻地拍了一下謝新說道,“好了,打完了,起來吧!”謝新“啊”了一聲驚訝地說“怎麼會一點都不疼?!”女村醫會心地笑了起來。
劉秀菊三十上下年紀,劉秀菊膚色白皙身材瘦小聲音發甜,下手打針於不經意間,手法既輕又快,謝新之所以不發怵打針恐怕與她有關。新屯村的另一名村醫是個四十歲左右年紀的婦女,為人也還和善,聲音粗壯,一笑便露出那幾顆大板兒牙。與劉秀菊相比,這名村醫更有膽量與力道,一針下去便狠狠地刺入肉中,屁股上的肉也會跟著抖動一下,謝新每見到她便喊著說“我不要打針,我不要打針!”緊跟著便哭了起來。
謝新吃藥是讓他自己和全家人著急的一件事。那個時候村醫開的藥比較簡單,abc是發汗的藥,渾身發冷感冒了,給你開幾片abc,“回家吃了藥,蓋上被子出一身汗就好了!”村醫這麼說。如果一量體溫385度,那是發燒了,便給你開幾片退燒藥,邊還囑咐說,“回家吃藥,記得多喝水啊!注意休息彆累著,多出點兒汗就好了!”還有一種叫“四環素”和“增效聯黃片”消炎藥,或許還有彆的藥,但謝新常吃的是這幾種藥。
那時的口服藥沒有兒童版的,一律是大藥片子,兒童吃藥需尊醫囑,醫生說吃一片就吃一片,醫生說吃半片就吃半片,然而無論吃一片還是吃半片,謝新都難以下咽,二姑明月對嶽淑平說,“嫂子,小孩子嗓子眼兒小,那大藥片子怎麼咽得下去?半片也不行呀!”無論一片還是半片,無論喝多少白開水都不能令謝新將藥片咽下去。
最後還是村醫劉秀菊出主意讓把那大藥片子研成粉末放在勺子裡用水調勻,讓孩子憋住一口氣再一捏鼻子咕咚一口咽下去,然後再大口吃喝上幾口白開水以減少嘴裡的口味兒,最後讓擺放在旁邊的白沙塘讓孩子吃了。這主意設想得不賴,但在謝新卻依舊麻煩。如果藥片不研成粉末,整片或半片藥有糖衣包裹著,用水送下並沒有太多苦味兒,可一旦研成了粉末用水調勻之後,所有的藥的苦味兒全都在那一滿勺子的湯水中,即便用白開水漱口之後再吃上一大口白沙塘,那苦味兒依然可以令謝新嘔吐,所以每次吃藥仿佛受刑一般滋味兒難受,常常是一勺藥吃半勺兒撒半勺兒,要不就是一勺子吐出一半兒。家裡人乾著急沒辦法,謝新悵然地心想,“什麼時候才能象國建再怎麼留鼻涕也不生病,不吃苦藥湯子就好了!”
喜歡京東往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京東往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