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寧這邊寫著狀子,那邊村長幾人商量著接下來哪些人去衙門。
王春花幫著給趙大姐收拾妥當,牛車上拉著張小米,身下給墊著厚厚的被褥,蓋上一床薄被。雖然是夏天,但張小米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王春花擔心她吹風後身體會更加支撐不住。無奈之下,這場官司她必須親自到場。
最後,他們隻能儘力把她收拾得妥當一些。
孫裡正、張村長和趙族長拿著孫寧寫的狀子,帶著一群人浩浩蕩蕩地往鎮上趕。孫寧一邊走,一邊向父親和幾位長輩詳細交代接下來應該如何做,包括每一個流程和細節。畢竟,進入衙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三合村隊伍走到村頭半裡地處,迎麵與一支隊伍撞上,?竟是一四人抬轎子。
轎前有人持紅傘遮陽擋雨,轎兩邊各有人手扶轎杆、帶刀保護。?
鳴鑼開道?轎前差役扛著“回避”、“肅靜”牌子,邊走邊吆喝,鳴鑼開道。
鳴鑼七下,稱為“打七棒鑼”,書吏差役緊隨轎後,負責記錄和傳達知縣的命令。
同時,還有護衛人員負責警戒和保護,確保轎內人的安全。?整個隊伍莊重而威嚴,後麵還跟著七八輛騾車,車上都是用布罩著,看不清裡麵的物件。
孫寧打眼一瞧心裡一驚,這規格一看就是知縣大人才能做的轎子,立馬拉著他爹就跪下了。
後麵張村長等人一看孫寧架勢,就知道肯定來了大人物或官老爺,一個個都驚慌的跪下,趴下什麼的都有。
他們小老百姓哪見過這些,(知縣屬於司道以下、教職以上的官員,因此乘坐的轎子是由四人抬的?。
在古代,抬轎的人數取決於官員的級彆。一般來說,抬轎的人數有四人、六人、八人不等。
知縣作為低級官員,其轎子由四人抬,而級彆更高的官員則可能使用六人或八人抬的轎子?)
“停!”
一聲音洪亮衙役喊道,待隊伍停下。
另一衙役嚴肅開口“嶺川縣知縣在此,跪下何人,近前回話。”
張村長看著孫寧,裡正推搡了一下兒子,孫寧拉著著父親,幾人如疾風般快步上前,撲通一聲跪下回話,“回稟官爺,三合村裡正孫邑,村長張有良,書生孫寧,拜見知縣大人。”
一道清澈如泉的男聲從轎子裡飄出“嗯!起來回話。”
“謝大人!”
“三合村裡正,值此農忙之際,爾等這是意欲何為?”
眾人望著威風凜凜的衙役,連大氣都不敢出,孫裡正緊攥著手心,戰戰兢兢地回道“回大人,小人是帶村民去鎮上擊鼓鳴冤的。”
“哦!”須臾,轎子裡走出一位身著藍色官服的青年,二十六七歲的年紀,麵如冠玉,身形挺拔,眼神如鷹隼般犀利地盯著張村長三人。
“擊鼓鳴冤,道出原委。”
“是,大人。”孫裡正與張村長詳細地將張小米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王春花在後麵跪著,隻覺得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她低著頭,不敢有絲毫動作,聽聞孫裡正跟張村長回話,更是嚇得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旁邊的村民也是一個個如驚弓之鳥般,害怕地低著頭。
畢竟在古代,階級分明,自己還是夾著尾巴做人吧!畢竟小命要緊。
“此事當真?來人速去南山村查明真相,將相關人員及,孩童都帶來。”年輕的知縣麵色冷峻,猶如寒霜。說到孩童時,聲音有刹那的停頓,眼中的冷意仿佛能將人凍結。
“是,大人。”三名衙役應聲而出,領了命令,如離弦之箭般直奔南山村。
“三合村裡正,本官此次前來是送翻地機與播種機的,速與本官把農具交於村民,抓緊耕種”
“小人明白,這就帶路。”
王春花聽見全程心裡一動,呀!自己畫的圖紙研究出來了。乖乖,厲害的劉老頭!
等衙役跟著前麵村長開路經過王春花時,王春花膝蓋都麻了,這真是太難為她了!瞅瞅其他人跟沒事人一樣,難道是因為自己靈魂太矯情。
等一行人再回到村裡時,村子裡老老少少都還在議論張小米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義憤填膺的,極少數幾個也是剛剛從田裡回來,沒搞清楚狀況。
“爺爺你看!”一個光屁股孩童拉著自家爺爺就,指著越來越近的隊伍。
“什麼?哎呦喂!趕緊,都快點跪下。”
“啥?二爺爺咋了,哎呦喂!是官老爺!”
“快,快跪下,跪下。”呼呼啦啦跪下一大片。
“肅靜!”聲音洪亮的衙役。
瞬間所有人噤聲。
王春花知道為什麼,這知縣一路走來,鳴鑼開道,衙差護送,四方步平穩有力,眉眼間一股正氣。加上一身官服襯得人不敢直視,三合村一群老老少少哪見過這種氣場的人,一個個驚懼的趴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