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唰唰”的聲響,金黃的稻穗一排排倒下,收割工作進展得異常順利且高效。
看得出來,雖然都是一身軍裝,但應該都是老百姓家出身,一個個看見這顆粒飽滿的稻穀,還是禁不住咧著嘴,開心的笑著。
在收割過程中,他們相互配合,互相幫助。他們有的收割,有的搬運,有的打穀,形成了一條高效的生產線。
雖然勞作辛苦,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經過一天的辛勤勞作,曠野上金色的一小角,被土黃色覆蓋。
佃民們感激地看著士兵們,眼中滿是敬佩和感激之情。
而士兵們也為能夠幫助他們豐收而感到開心,這不僅僅是他們的口糧,這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
岐山郡曆經半個多月的鏖戰,搶收工作終於告一段落。
入倉後,人們總算可以稍作喘息。
王春花如釋重負地坐在自家寬敞的飄窗下,像一灘爛泥般葛優躺著,仿佛全身的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
實在是疲累至極。
她已經有近小半年的時間,沒有像這樣悠然地坐在大飄窗前了,每次都是來去匆匆,如同被風追趕的落葉。
而自己最小的孫孫,也已經能顫顫巍巍的跑動了。
如今,小鐵蛋如雨後春竹,迅速躥出老高的個頭。早已不是那個穿著開襠褲的小娃娃了。
眼看著小娃子即將年滿四歲,大名也要登上族譜了,這就意味著他即將踏入校園,開始新的人生旅程。
在平景國,大部分孩童都是三歲上族譜,這意味著三歲的孩子已經能夠獨立行走,宛如茁壯成長的樹苗,能立得住了。
而王春花今歲實在是太忙,所以就推遲了。家裡幾個孩子就商量等過年時,再上戶口也不耽誤!
而王春花有可能要麵臨雞娃現場了。
想到此,王春花許久沒有想起的人與事,好像從眼前飄過,他們帶著些許針刺,密密麻麻的紮過心頭。
在王春花老家,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雞娃”現象也日益普遍。
家長們為了讓孩子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出,不惜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輔導班,讓孩子參加各種競賽、考試。
王春花清楚的記得在老家。無數個周末的早晨,陽光還未真正的照射進房間。
而自己的大孫子就已經起來了,並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享受著悠閒的周末時光。
而是被他老媽,也就是自己的兒媳婦,早早地叫起來,準備去上英語培訓班。
那天她記得很清楚,兒媳婦一邊幫大孫子整理書包,一邊念叨著“寶貝,今天要好好聽講,爭取多學幾個單詞。”這話好像每個周末,自己來看孩子都會出現。
上完英語培訓班,大孫子又馬不停蹄地趕去上其他輔導班。
下午,大孫子還要去參加一場奧數競賽。
晚上,大孫子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他坐在書桌前,拚命的寫著作業。比自己上班都忙碌。
自己在旁邊陪著,看見娃子眼底的青黑,以及厚厚的眼鏡片,心裡像是長了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