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1821年除了外交大臣這個職位外,他還兼任了奧地利帝國首相。
任內成為了‘神聖同盟’和英俄奧普的核心人物,親手推動了四大國的建立開啟了大國掌控歐洲時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反對一切的民族主義和自由主義以及運動,在諸國形成了“正統性主義”和“大國均勢為核心的梅特涅體係(也被人稱為維也納體係),這個體係維持了30多年,直到18531856年的沙俄帝國和英國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打起來,四國同盟以及維也納體係的統治歐洲格局,才宣告瓦解。
但這時候的梅特涅已經在1851年就退出了政壇,直到1859年死去也沒有再出現在公眾人前。
俾斯麥對於梅特涅一直視為偶像級彆的存在,特彆是他的均勢外交,一直都是俾斯麥模仿的對象。
事實上,他現在用在普魯士身上的,也是如此做。
交好沙俄,特彆是威廉一世的親妹妹夏洛特公主,還是當今沙俄太後的時候,亞曆山大二世母親;
同時緩和跟奧地利帝國的關係,讓兩國在德意誌邦聯的框架之內,展開德意誌邦聯的主導權之爭;
向法蘭西隱藏實力,讓拿破侖三世放低警惕,麻痹對方。
普魯士經過這些,把普魯士王國在其他國家眼中的威脅降到最低,讓其他國家進行內耗。
同時讓腓特烈王儲跟英國維多利亞女皇女兒聯姻,1858年迎娶了她的長公主維多利亞公主。
普英聯姻鞏固了普魯士對於彆國的威赫力。
因此普魯士王國在各大國中地位十分穩固,讓人難以忽視的同時,又覺得是個難以產生威脅的國家。
這就是均勢外交,不過他的均勢外交更自私點,那就是那是相對於普魯士王國的均勢,而不是整個大陸,甚至就連英國也被他算進去,而不是梅特涅時期的,英國在維也納體係確立時,被英國占儘了便宜。
等等!
俾斯麥若有所悟的看著皮爾森,比利時就是那時候英國一力主張,要求劃給荷蘭的,同時以此來,從荷蘭身上獲取了錫蘭島和好望角等海外領地,如今比利時在1830年脫離荷蘭王國,是受到英國支持成立了國家,而且還是維多利亞女皇的親舅舅利奧波德一世為比利時國王。
這對於荷蘭來說無異於被人打了很響亮的耳光。
他不信荷蘭那些人會無動於衷,也不信奧蘭治拿騷王室會輕輕的放下。
而眼前的年輕外交家,這次的到來,那麼就可以讓俾斯麥尋到些許的脈絡。
果然年輕啊,不是前國王威廉一世那樣忍氣吞聲,也不像威廉二世那樣事不關己的樣子,更不想威廉三世那樣選擇躲避困難,這位荷蘭的威廉四世新任國王,顯然不準備輕易妥協啊。
有了計較後,俾斯麥就有了判斷。
而在俾斯麥冒起想法的時候,尼古拉斯皮爾森也是在心思萬轉。
威廉四世陛下曾經跟他說過,均勢外交是門大學問,在歐洲頂級外交家中盛行。
它也是一門大國為了謀求霸權,而采取的一種外交手段,均勢是對立大國或者集團之間,力量對比出現一方比較占優勢的客觀反映,均勢外交是資ben主義的製度產物,是從16世紀歐洲民主國家爭奪歐陸和海上霸權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結果。
最早出現推行均勢外交的是大英帝國,16世紀初的英首相沃爾西初期支持西班牙同法蘭西作戰,但是當西班牙取得支配歐洲的優勢時,大英帝國you轉而傾向支持法蘭西帝國,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戰爭在兩國身上輪流擁有優勢,大英帝國坐看他們耗儘國力,此消彼長,大英帝國卻是穩收漁人之利。
18世紀的法蘭西,也也急用均勢外交在荷蘭與英國四次大戰中運用的爐火純青,想來是從英國身上學到的吧。
到了本世紀推行均勢外交的人物,就是奧地利的梅特涅和普魯士的俾斯麥兩人,梅特涅是以強大的中歐為支柱,聯合大英帝國團結普魯士,對沙俄若即若離,其目標是建立奧地利在中歐的霸權,就有了維也納體係前後幾十年的奧地利四強地位核心位置。
俾斯麥現在跟梅特涅的一脈相承一般,也在實行均勢外交。
他為了孤立法蘭西,防止可能出現的兩邊作戰,俾斯麥均勢結構,拚湊了普魯士、沙俄、奧地利結盟,但又與英國曖昧。
均勢外交隻能用於強大的是大國,小國和弱國往往是列強謀取軍事的籌碼,俾斯麥的外交均勢建設懷著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像陛下所說的,普魯士王國將會看中的目標,即是其北部的丹麥。
而這次他到來的目的,就是為了以此開展荷蘭索要的好處,當然了,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太高’。
喜歡開局1861我剛繼承荷蘭王位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局1861我剛繼承荷蘭王位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