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包圍圈,去清軍防線外圍打運動戰,而不是繼續在清軍包圍圈內同他們打陣地戰、消耗戰,是王五這幾天反複思考得出的唯一生存辦法。
這種戰術,也是忠貞營前身大順軍在同明軍作戰時采用的戰術。
俗稱流寇戰術。
當年李自成以此戰術拖垮了幾十萬明朝中央正規軍,並徹底摧毀了明朝統治基礎,然而當順軍轉變為堅守明祚的明軍後反而丟棄了這一戰術,在長江三峽地區同清軍進行了長達十幾年的包圍與反包圍作戰。
之所以沒有被清軍消滅,不是以順軍為主力的夔東明軍有多能打,而是三峽地區複雜的地形為明軍的堅守了有力條件。
同時,也是因為清軍的主力部隊被西南明軍牽製住了。
西南明軍的前身就是張獻忠領導的大西軍,後為其義子孫可望、李定國等領導。
東南明軍主力則是俗稱國姓爺的鄭成功所領導的海寇部隊。
是以明朝最後的堅守者一為流寇、二為海賊。
明朝自己的正規軍大部則成了清軍的急先鋒——綠營。
不得不說是曆史的諷刺,也是漢民族的悲哀。
西南明軍和東南明軍相繼失利後,占據三省險要之地的夔東明軍自然成了清廷必須要剿滅的存在。
劉體純、李來亨、郝搖旗、袁宗第等人的堅守固然值得稱頌,也令人敬佩,但他們堅守的戰略在清軍重兵圍剿下注定沒有任何勝利的機會。
隻有一開始就放棄經營十多年的夔東突出去,複明事業才有那麼一線機會。
當然,王五知道不是劉體純他們不願突出去,實是因為夔東明軍自身太過複雜,指揮係統紊亂,有的人肯走,有的人則不想走。
且永曆朝廷覆沒消息傳到後,很多明軍將領徹底喪失信心紛紛向清軍投降,導致劉體純他們錯過最佳突圍時機。
加之清廷用兵太過迅速,根本沒有給明軍突圍的機會。
這一塊,不得不說清四川總督李國英是個能人。
正是李的極力推動,才有了今天十幾萬清軍主力重兵雲集夔東的局麵。
眼下,清軍的包圍圈已如同箍桶般將明軍牢牢圍死。
即便如此,王五也認為突圍還有一線機會。
大兵團突圍基本上不可能,但小股人馬的突圍未必就沒有可能。
現留在吳家垣子的明軍總數雖說隻千人不到,但勝在人心齊,都有同清軍拚到底的決心,所以隻要麻思忠、許德義同意跟他一起突出清軍包圍圈,憑借對地形的熟悉,王五有三成把握能從清軍的封鎖線中突出去。
而不是撤到其它地方繼續被清軍圍困。
從棋盤的一個死角落跳到另一個死角落。
“突出去?”
麻思忠和許德義對視一眼,二人神情都很凝重。
田文讀過書,知困守的確不是長久之策,便問道“突出去後怎麼辦?”
王五當下將自己的思路講了出來。
就是突出去後在清軍包圍圈外麵活動,利用“流寇戰術”破壞清軍的輜重運輸線,襲擾他們的後方,甚至以裹挾之勢摧毀清軍後方的城鎮統治基礎,如此縱是不能大量殺傷清軍,也足以攪得清軍寢食難安、如鯁在喉,也必然會將包圍圈的清軍調動起來。
“變被動為主動!隻要我們能調動包圍圈的清軍,虎帥同其餘各帥就能堅持下去,甚至還有機會帶著大隊人馬衝出來,到時候就是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哪怕咱們還是打不過他韃子,也要崩掉韃子幾顆牙!”
王五真心希望老順軍能跟他們一起突圍,那幫老卒雖然上了年紀,體力和精力不比年輕人,可他們的戰鬥經驗卻是年輕人無法相提並論的。
可以說這些老順軍都是現成的教官、士官,突出去後以這些人為基層骨乾,短期內就能拉起一支隊伍和清軍繼續乾。
形勢發展的好,他王五甚至能拉起一支不弱於李來亨的兵馬出來,讓清廷感受一下漢人複仇的力量!
麻思忠沉思片刻,有些擔憂道“突出去肯定是好事,但咱們外圍的清軍有兩萬多人,他們不僅控製了各處交通要地,還占據了出入山的各處險峻隘口,憑咱們這些人硬衝怕是不成。”
許德義沒說話,但眼神告訴王五,他不認為憑現在這點人手能突出去。
上個月鎖彥龍指揮八千多明軍都沒能撕開清軍防線的口子,已然說明突圍有多難。
對此,王五自是有準備,忙道“我手下有個叫趙進忠的是本地人,對這一片山區非常熟悉,隻要咱們行動隱密,分批突圍是有可能衝出去的。”
“噢?!”
許德義聞言精神不由一振,很是興奮道“若是這樣的話,倒是能試一試!”
未想麻思忠卻搖頭道“縱是能出去,咱們現在也不能走!”
王五為之一愣“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