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住圖海的當然是王五。
“三藩之亂”僅次於吳三桂的名人,可以說是康熙救命恩人的圖大帥就這麼被拿下。
光明正大。
一眾滿洲將校愣是沒人敢動。
無它,“體製”光環疊滿。
大軍統帥穆裡瑪的軍令、總督張長庚親自帶隊宣讀、正藍旗滿洲副都統加一個綠營總兵親自執行逮捕令。
就問誰敢動!
相關材料早就準備好,圖海的遺書也寫好了,隨時可以發往燕京。
現在就看圖海是像個男人一樣自我了斷,還是得讓人請他上路。
雖然結果都一樣,但前者相對舒服一些,也體麵一點,符合圖海重臣人設。
後者,看著就有點糙,過於低級。
不過也有效。
“將奸賊圖海帶下去!”
見大局已定,張長庚不想節外生枝,更不能在興山直接處死圖海,那樣影響不好。
當下讓人將圖海押出興山解往巴東。
穆裡瑪去了巴東。
原因是他得跟四川方麵“打招呼”。
之所以是打招呼,而不是強令,自是因為四川綠營背後之人不是他穆裡瑪使得動的原因。
想要確保“和談”成功,四川方麵就得聽話後撤至巫山、大寧一線。
要不然就算湖廣綠營和陝西方麵不動手,光四川綠營幾萬兵馬就能獨自剿殺茅麓山那點殘兵敗將。
可四川綠營背後的主子是不是同意和談,還真不好說。
畢竟眾所周知,順軍同吳三桂有不共戴天之仇。
留著這麼個心腹大敵在山中,哪怕是苟延殘喘,吳三桂都未必答應。
其也知道順治在時清廷就有“聯順抗吳”部署,這才不遺餘力招降夔東,如此為將來計,吳三桂可能不會輕易放過順軍餘部。
這一點從四川綠營異動被及時“扼殺”,轉而繼續投入西線對明軍的包圍就能看出。
由此,張長庚建議穆裡瑪先同四川總督李國英談,不要直接和四川提督鄭蛟麟談,這樣有李國英從中斡旋,朝中再有鼇少保給雲南方麵施壓,鄭蛟麟多半不敢抗命。
隻要吳三桂一天沒豎反旗,他鄭蛟麟及其麾下幾萬四川營兵就是大清的兵,而不是吳三桂的兵。
“奸賊誤國,誤國!”
“穆裡瑪喪師失地,罪該萬死,我圖海國家大臣,除了皇上誰敢殺我!”
“”
被製住的圖海怒目圓瞪,走一路罵一路,既罵穆裡瑪無恥擅權、為一己私利殘害忠良;又罵張長庚為虎作倀,更罵“和談”不僅是穆裡瑪為掩飾兵敗的手段,也是不顧大清江山社稷養虎為患
反正罵的很難聽。
最後可能是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圖海索性將矛頭直接指向遠在京師的鼇少保。
一樁樁大罪傾刻間就朝鼇少保頭上扣去。
穆裡瑪給他羅列了十條大罪,他竟給鼇拜羅列了三十條大罪!
聽的一眾滿洲將校都是人人寒噤,無人敢言。
張長庚也是麵色鐵青。
圖爾格心中突突,然已經上了鼇拜兄弟的賊船,這會哪裡下得去,更何況他還被人暗中拿住了把柄,眼下也隻能一頭走到黑了。
不殺圖海,他們都得完蛋。
王五沒有讓人堵上圖海的嘴巴,因為圖海罵的越凶越說明穆裡瑪乾的越對。
再是忠於大清,他蘇完瓜爾佳氏也得先考慮家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