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完全不必強攻,隻需等到天亮派一隊人過去騙門就行。
駐守在貓兒關的陝西綠營壓根不知道友軍會“叛變”。
四川綠營突然向巴東出兵的“異動”情報,在湖廣和四川兩方心照不宣下淡化處理,以致陝西方麵根本沒有接到相關通報。
這就是三省聯合會剿,卻各負責一攤自成指揮體係的弊端。
一些重要情報若是被有意隱瞞,那彼此之間根本無法做到情報共享。
更休說這其中還涉及清廷內部派係之間的勾心鬥角。
不斷的勝利會讓這些問題變得不成問題,不斷的失敗卻會讓這些問題不斷被放大。
何況這夔東多了一個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人,多了一個可以撬動局勢的契機!
結果就是對防線右側的四川綠營,陝西方麵可以說是毫無防備之心,輕易就能被詐開營門。
不過此時離天亮至少還有一個多時辰,幾千人伏在貓兒關附近很容易被人發現。
一旦貓兒關守軍被驚動,再想詐開就基本不可能,等待突襲隊伍的勢必是一場硬戰。
如此還不如趁夜強攻直取的好。
至少夜色能為突襲隊伍最好的掩護,也能無限放大夜襲的威力。
不管什麼時候,先發製人總能搶先一步。
在王五的部署下,兩支隊伍向貓兒關摸去。
無聲無息,危險向守軍步步逼近。
最先接近貓兒關的是王五部下曹迪威帶領的一支百人隊。
這支隊伍同其它隊伍不同,成員除頭纏白布以為敵我標識外,竟是每人都穿有一件用樹葉、青藤、樹枝編織而成的“草衣”。
草衣是王五在路上心血來潮讓人趕製的,因為這可以讓隊伍白天都不容易被敵軍發現,更何況是深夜。
王五親兵出身的曹迪威任務就是奪門,不惜一切代價攻下大門。
另一支由狗剩指揮的隊伍則是負責“遠程攻擊”,即以繳獲的滿洲大弓射殺營門及寨牆上的守兵,為奪門的隊伍減輕壓力。
之所以使用弓箭而不是火銃,是因為近距離攻擊弓箭比火銃的準度更大,穿透也更有力。
火銃發射後形成的煙霧一時半會無法散去,也會讓進攻方的視線受到遮擋。
由於地形原因,無法投入更多的隊伍用於奪門。
貓兒關是一座依托山勢修建的營寨,隻有東邊一座出口。
山道就在關口下方,往東是茅麓山,往西則是竹山,往南便是老木崆,往北是原始森林。
寨內地方很大,又三麵臨山,是一處易守難攻之地,故被陝西提督王一正作為大軍糧草囤積地。
由於地處後方,加之周邊明軍的軍寨都被掃空原因,貓兒關的守衛明顯鬆懈,直至被突然射出的利箭連續擊中數人發出慘叫聲後,關內值守的營兵方才意識到敵襲。
然而已經遲了。
“上!”
見寨牆上的守兵被己方箭枝壓製,一路貼著山腳順著山道匍匐過來的曹迪威持刀躍起,向著營門猛衝而去,使出全身力氣對著木頭製成的營門砍去。
上百把大刀、長斧同時劈砍。
“敵襲,敵襲!”
“明軍殺來了!”
“鐺鐺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