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不是一個量級。
長江上遊目前隻有王五套武昌水營改製過來的荊州水營,此外就是重慶四川綠營有部分原明軍投降的水師外,再無其它水師,
下遊這一塊,安慶和九江各有一支人數不到三千的水營。
湖南境內的洞庭湖水師倒是一支不小的水上作戰力量,大小戰船一百多艘,戰兵有五六千人。
印象中這支洞庭湖水師在吳三桂造反後就降了吳軍,不過後來又突然降清,給吳軍帶去不少麻煩。
安慶以下直至江南,隻鎮江境內有一支水師部隊,戰船兵力都較少,主要水師力量是駐守在吳淞口的江南水師。
目前是同福建水師、廣東水師並稱的三大水師。
戰船數不會少於二百艘,兵員萬人肯定不止,因為江南水師主要是防台灣鄭軍再臨長江,實力差了肯定攔不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按王五的意思,荊州水師能有二百條戰船,兩萬精銳水兵便能助他達到控扼長江的戰略目的。
為免外行指揮內行,關於水師建設、船廠建設、水兵編練及具體戰術,乃至戰船打造,王五都是認真聽取郭法廣等人意見。
隻是根據郭法廣初步估算,想要達到王五要求的兩百條船、兩萬戰鬥人員這一條件,至少需銀二百萬兩左右,並且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這還是建立在水師戰船以江船為主並非海船基礎上,否則,所需資金起碼翻一番。
這個數字驚的王五險些嗆出一口水來,因為他到現在攏共也就攢了不到一百萬兩家底。
這全拿去打造水師也不夠啊。
然而他並沒有就此要求將水師縮編,而是咬牙對郭法廣等人道“你們隻管去做,錢的事我來想辦法,就是勒緊褲腰帶,也不會少了水師一個子!”
於長江上遊建設一支強大水師以待將來變革大局,是郭法廣等人願意剃發隨王五來荊州的原因。
先前還擔心到了荊州後有些事情由不得他們,現在見王五完全信任他們,甚至於無條件支持他們打造水師,令得郭法廣等人也是徹底打消顧慮。
豪言壯語是說出去了,但錢從哪來,王五也是暫無頭緒。
水運買賣是能賺大錢,可前期投入也大,到少今年這買賣都未必能見到回頭錢。
製造局那邊造炮造槍、養人材也是個無底洞,更休說還要編練陸軍。
方方麵麵算起來,一年他至少得拿出二百萬兩銀子用於軍事方麵。
能夠從清廷得到的餉銀最多十幾萬兩,荊州的賦稅也不可能全被他通過“旗下奴免稅計劃”掏空,而眼下能夠來錢的路子除了滿城工程外,他也想不到其它。
愁緒間,出艙來到船頭眺望長江。
長江最險在川江,川江最險在三峽,三峽最險在西陵。
西陵峽便位於湖北,沿途極險之灘甚多,不過武昌至荊州這段水域相對要安全許多,給王五的直觀印象就是寬而平。
視線內,河東君母女正在說話,也不好意思上前問人家母女在說什麼,隻覺得今日河東君母女看自己眼神有點奇怪,尤其那小照姑娘還時不時的朝自己偷看兩眼,這讓王五有點摸不著頭腦。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
一隻船隊將王五的思緒重新拉到江上。
船隊前後有三十多條船,最前麵的一條船還掛著長幡。
是那種表明官船身份的幡。
離的遠,王五也看不清上麵寫的是什麼,便問身邊的船老大那些船是乾什麼的。
船老大常年走長江水運,自是曉得江上運輸情況,忙道“回大人話,是上遊給朝廷運銅的。”
“銅?”
王五一怔,上遊的四川哪來銅往外運的。
見狀,船老大解釋說本朝開國以來用銅主要是從雲南運來的,到了四川後改由江運抵達揚州,再經漕運輸往燕京。
準確說,順治以來各地運往燕京的銅叫“京銅”,而“京銅”水運部分則是長江水運、京杭大運河水運和長江支流水運三部分。
長江水運就是從四川瀘州至江蘇儀征段的運輸,也是“京銅水運”裡程最長、耗時最久、運輸最困難的一段。
羅子木也在邊上說由於清廷對中國的完全占領,各地基本穩定,人口開始恢複,工商業也就漸漸恢複,因此導致清廷對銅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為此不得不搜刮古錢用以銅料,甚至默許前朝舊錢於市麵流通。
唐宋元明都有。
但這顯然也解決不了缺銅問題,所以又開始偷工減料,如崇禎年間鑄錢是銅四鉛六,康熙二年戶部製錢則是銅三鉛七。
而眼下清廷控製區最大的銅產地就是吳三桂控製的雲南,因此雲南的京銅占了運住燕京京銅總數的三分之一還多。
“這麼說來,吳三桂豈不是發大財了?”
王五心想難怪老丈人不肯撤藩,原來雲南還是個金山。
“不錯,”
羅子木點了點頭,“吳三桂在雲南除了給燕京輸送京銅外,自己也鑄銅錢,這銅錢叫利用通寶,靠此聚斂了天價財富。清廷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拿吳三桂沒有辦法”
正說著,卻見王五一拍腦門驚喜道“吳三桂能鑄錢,我為何不能鑄?他鑄利用通寶,我就鑄應用寶應用通寶。”
喜歡抗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