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士榮能同方光琛、劉玄初並稱平西藩下三謀士,肯定不是浪得虛名。
其向王五建議的戰略實際就是以武昌為誘餌,迫使清廷不斷調兵援救武昌,爾後伺機各個殲滅,最終達到嚴重削弱湖廣清軍的目的。
因為清廷可以丟掉荊州,但絕不能丟掉武昌!
這是地理位置決定的。
下遊之南京,中遊之武昌,上遊之重慶,丟一不可。
事實上傑書大軍若兵敗,明軍東進攻打武昌,為保武昌不失清廷隻能從西山抽兵,因為從其它地區抽兵根本來不及。
如此,不僅可以幫助西山明軍脫困,也能讓王五指揮的荊州明軍在不斷的勝利中壯大起來。
縱是以明軍現在的實力不足以北上,也足以控製湖北大部地區,甚至可以發兵渡江攻占湖南,威脅江西。
使清廷在兩湖地區的統治為之動搖。
這樣一來,局麵就回到了順治時期,即清廷必須全力以赴調集一切資源剿滅兩湖地區的明軍,而不是對遠在昆明的吳三桂各種提防,甚至還有可能給吳三桂鬆綁,讓吳軍進入兩湖地區作戰。
那樣對於吳軍而言,戰略態勢肯定比現在龜縮在雲貴要樂觀的多。
吳軍一旦沒有任何阻礙的進入兩湖地區,那麼下一步不管是東進還是北上,都是輕而易舉的。
事實已經證明八旗已不堪戰,想要將死灰複燃的明軍再次平定下去,清廷隻能放手使用三藩及綠營。
兵法上管汪士榮提出的戰術叫“圍點打援”。
王五前世很佩服的一位元帥將此戰術用到了化神之境。
不過汪士榮這一戰略其實也可以稱為“圍魏救趙”,這個魏指的是清廷,趙則是吳三桂。
一石三鳥。
既壯大明軍,又壯大吳軍,同時也削弱清軍。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局勢的有利發展,倒推吳三桂舉兵北上。
至於明軍壯大之後怎麼辦,汪士榮似乎沒有考慮。
也可以說壓根不考慮。
因為在這位汪先生眼中,強將如雲、精兵雲集的昆明才是真正取代滿清的存在。
而不是眼前這位隻有萬餘兵力的額駙,亦或在茅麓山苟延殘喘的忠貞營。
明朝大勢已去,除了少數明朝遺民外,基本上是天下人的共識。
否則眼前這位降而複叛的明軍悍將,也不會向遠在昆明的“大漢奸”嶽父求援。
真要死忠明朝,就不會將婚書拿出來。
汪士榮覺得眼前這位額駙再如何驍勇善戰,將來也不過是王爺帳下一員大將。
如夏國相、如胡國柱,甚至地位還不如這兩位。
畢竟,王爺對大女婿、二女婿那是知根知底,打小看著長大的,而對這位突然冒出來的小女婿,王爺幾乎是一無所知。
也就是平西王重情守信,換作彆人,哪個會將骨肉嫁給一個不知根底的叛賊呢。
也正因對王永康不知底細,難以判斷其人,擔心將來有變,方光琛這才向王爺進言“陪嫁”三千精兵。
這三千精兵既是確保荊州不失的重要力量,同時也是確保荊州將來不會反水的重要砝碼。
同時也是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