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文!
牛萬程氣得險些吐血。
姓王的太不把他當人看了!
三百文,我這顆大好腦袋就值三百文?
媽啦個巴子的,今兒不衝彆的,就衝這三百文無論如何也要把你個龜兒子活捉了!
士可殺,不可辱。
至於之後是不是放了,那是後麵的事,現在不考慮。
對於活捉姓王的,牛萬程還是很有信心的。
因為清軍占了人數優勢,一眼就能看到的優勢。
村子裡的明軍並不多,看著隻有幾百人而矣。
而牛手裡有三千人。
事實正如牛萬程所見,此時王五手下的明軍將士真的隻有500人。
敵我兵力是一比六。
由於遲遲等不到從西邊過來的清軍援軍,無法實施“圍點打援”消滅清軍有生力量的戰略,所以在同老張簽訂了相關備忘錄後,王五便令高得捷指揮明軍主力攻占漢陽所屬其它未占領州縣,把地方政權架子先搭起來便於鞏固和發展。
自個則領軍回返荊州。
原是準備利用繳獲的炮隊強行攻打宜昌,直接西進救援根據地軍民,從而形成西山至漢陽的半月形反清基地,但留守荊州的汪士榮卻認為攻打宜昌是下策。
原因是宜昌以西儘是山地,很多地方群山環繞,不僅道路運輸不便,也極易遭清軍伏擊。有些地方地形更是險要,清軍隻需百人就能憑險扼守令明軍望而興歎。
所以強行西進隻會讓明軍喪失好不容易取得的戰略主動權,也難以發揮剛剛組建的炮隊優勢,極大可能會陷入與清軍對峙的泥潭中。
這是相當不利的,畢竟明軍目前雖然號稱十萬之眾,實際隻有兩萬餘人,而真正能為戰兵使用的精銳也就五六千人。
西山封鎖圈湖廣方麵的清軍卻有四萬餘眾。
明軍雖取得荊州之戰勝利,也進軍漢陽占領了一些地盤,但荊州本府尚有三個縣仍在清軍手中,如通往宜昌的必經之地枝江就還在清軍手中。
因而將僅有的兵力冒然集中西進,勢必會讓已占領區因為缺少足夠兵力駐防麵臨得而複失的險境。
故汪士榮建議不要打宜昌,轉而圖謀安陸和荊門兩地,從而威脅湖北進入中原的重鎮襄陽。
若能拿下襄陽,那這般棋局就能盤活。
荊襄荊襄,缺一不可。
明軍一旦兵臨襄陽,清軍肯定要抽西山兵馬救援,如此也能在襄陽地區選擇合適地方“打援”。
即便攻不下襄陽,也能為明軍爭取多一些的戰略緩衝。
至少,不會馬上被清軍封死。
另外,汪士榮給王五透露了一個讓他驚喜的好事。
老丈人的第二批軍援已經啟程。
這一次,是足足四千人的原忠勇、義勇二營裁撤下來的精兵。
據說都是過去孫可望一手打造的駕前軍精銳。
用汪士榮的話進,這四千人一旦抵達荊州可以馬上同明軍的“二三線”部隊合編,使得明軍的戰鬥力迅速提升同時,也擁有一支可以與清軍進行局部對決的主力。
也就是說王五馬上就會得到一支戰役級彆的野戰力量。
“額駙這邊打的越好,王爺對額駙的支持就會源源不斷,甚至王爺也會親率大軍與額駙會師長江!”
這句話半真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