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吳三桂半個多月前率眾拜謁永曆墓,並於永曆墓前令三軍改穿漢服,蓄留頭發,一如明朝裝飾。吳三桂自個則戴方巾,身穿素服於永曆墓前親自酹酒,三呼再拜,慟哭不止,吳軍上下感同身受,三軍同哭,聲震如雷”
“雲南總督卞三元、雲南巡撫袁懋功、雲南按察使李興元、昆明知府高顯辰、同知劉昆等官員被吳軍抓捕,不過吳三桂未下令殺害這些人,可能是想收攬人心,不想開殺戒。”
“雲南其餘官員以布政使崔之瑛為首皆為吳三桂所用,吳三桂三日自昆明出發親自統軍十萬前往貴陽,以大將馬寶為先鋒,貴州提督李本琛不戰而降,貴州全境為吳軍傳檄而得”
去往大牢路上,江興將收到的消息撿重要的與額駙說了。
總體就是吳三桂起兵後雲貴兩省官員根本沒作任何抵抗,以致兩省半個月就告“淪陷”。
也就是說清廷這幾年在雲貴針對吳三桂精心部署的種種安排,在吳三桂起兵之後壓根沒起到任何作用。
土崩瓦解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貴州總督楊茂勳收到吳三桂起兵消息倒是想調兵抵抗,沒想軍令發下去後以提督李本琛、總兵王永清等人為首的貴州綠營一乾將領不僅不聽從命令,反而調兵包圍總督府,逼迫總督大人帶著他們易幟斷辮響應吳三桂造反。
走投無路的楊茂勳無奈投井自殺,卻被叛軍從井中給撈了上來,爾後在其渾身還濕漉漉、人都未清醒時,總兵王永清便將其辮子給絞斷,將一套嶄新的明朝二品大員的官袍披在了其身上。
之後一眾綠營將領強行架著沒了辮子的楊茂勳回到大堂,以其名義頒布一道道公文於貴州所轄各府州縣,結果就是吳軍兵不血刃占領貴州全境,儘收貴州全省106萬丁口外又得精兵三萬人參與起事。
“吳軍拿下了貴州,不出意外吳三桂要麼進軍湖南,要麼全力入川攻打陝西,陝西要被吳三桂拿下,大清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孫延齡因當年孔有德與其父孫龍定下兒女親家,這才搖身一變從一落魄子弟成為孔四格格的額駙,繼而聽從尚之信意見哄得妻子在太皇太後麵前為他謀了廣西提督一職,成為名義上的定南藩主。
然出身雖落魄,自幼沒受過教育,但孫延齡卻不是真的什麼都不懂,其判斷吳三桂下一步多半會以主力入川全力攻打陝西,另以偏師一部入湖南以做牽製,一旦西安得手,吳三桂肯定要效李自成儘出主力東渡黃河取山西攻打燕京。
隻要行動夠快,江山就要易主。
“額駙高見,如此一來,這大清多半要亡!”
江興在邊上聽的神情很是興奮,一臉躍躍欲試的樣子。
此人原本隻是定南藩下一遊擊,孫延齡任提督後將其破格提拔為總兵官,使之成了以孫延齡為首的“新定南集團”的骨乾人物。
但這個“新定南集團”肯定會觸碰孔有德舊部利益,因此孫延齡與馬雄、線國安這兩位孔係實權人物的關係並不好。
馬雄是陝西固原回人出身,跟隨孔有德為清廷立下汗馬功勞被清廷授為柳州提督。其熱心伊教,這兩年在柳州大力創建教寺,延聘各地講師前來柳州講經,使得柳州成為廣西回人最多、教寺最多的地區。
其部官兵也多為回人。
線國安當年則與孔有德一同起兵造明朝反,也一同歸降清軍,以資曆計堪稱如今定南藩“第一人”。
不過線國安年事已高,其廣西提督一職被孔四貞通過“後宮路線”活動給孫延齡後,線國安便主動退居二線,加之身體不好,孔部漢軍這一塊事實上的領導人是線國安的女婿——都統王永年。
孫延齡這個“空降外來戶”想讓廣西成為他孫家的世鎮之地,必然要借助“新定南集團”打壓以馬雄、王永年為首的孔係舊部。
然而此舉遭到其妻孔四貞的堅決反對,加之孔四貞性銀不守婦道,在燕京時就胡作非為,到了廣西也沒有收斂時常因為癢癢給丈夫戴帽子,如此一來孫延齡與孔四貞的關係自然是急劇惡化。
為了打壓自己的丈夫,孔四貞便向燕京極力推薦王永年出任都統一職,好讓王永年成為其壓製丈夫的幫手。
二人之間是不是有什麼隱情,外人不得而知。
有孔四貞的支持,王永年當然不將孫延齡放在眼中,為了趕走孫延齡便攛掇其他將領一道參孫延齡貪贓殃民。
孫延齡氣不過就上疏參王永年克扣軍餉。
孫、王之鬥搞的桂林城中一度劍拔弩張。
燕京方麵對於孫、王之鬥的處理結果是孫延齡有罪,念在殉國的定南王麵子上加以赦免。
這自然是王永年大獲全勝。
此結果讓孔四貞氣焰更是囂張,都不背著丈夫出門去同王永年“議事”。
今日夫妻爭吵便是因孔四貞又要找王都統說事。
這讓作為男人的孫延齡忍無可忍,得知吳三桂已經起兵造反後,頓時血性上頭給了孔四貞好幾個耳光。
此舉其實是警告孔四貞大清真要被吳三桂推翻,你孔四格格就是塊臭肉,到時候除了丈夫可以依靠,你還能靠誰!
又有誰敢和你這塊臭肉粘在一起!
想到剛才那幾耳光抽的賤人一臉懵,孫延齡心中更是大快,一邊示意江興走快些,一邊隨口問道“吳三桂是以什麼名義起兵?”
“什麼名義?”
江興忙將懷中收到的吳三桂檄文取出。
這檄文不知是哪個老學究寫的,他壓根看不懂。
孫延齡好奇接過來看,看完不禁冷笑一聲“老東西倒會給臉上貼金,不過不這樣說他也沒辦法解釋過去的所做所為。”
原來吳三桂檄文大致意思是當年李闖作亂君父蒙難時,他在關外勢窮力竭不得已向滿清借兵報仇,並如願滅了李闖。
不料滿虜狡詐,背信棄義,竟趁亂竊了明朝的社稷。
吳三桂對此是又悔又恨,本是準備立即起兵北伐,但為了年幼的崇禎三太子不得不隱忍以待將來。
現在滿虜統治搞的天怒人怨,他吳三桂再也不願為韃子奴,故推奉朱三太子吊民伐罪,領360萬大軍直搗燕山,驅除韃虜,希望天下有識之士望風歸順。
敢有抵抗興明討虜王師者,老幼不留,男女皆殺!
“三太子?哪來的三太子?”
江興在邊上聽的卻是一頭霧水。
喜歡抗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抗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