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的主張同張長庚一模一樣。
都希望吳三桂馬上稱帝然後大軍渡江北伐直搗黃龍。
這讓王五的期望落空。
但這個期望本來就不現實。
馬寶是被永曆棄國寒了心這才投降的吳三桂,如此,他又怎麼可能同意王五的請求再推奉一個朱明宗室出來。
就是那個所謂的朱三太子,也是吳三桂不顧諸將反對非要捧起來的招牌。
如今三太子這塊招牌沒了,吳軍上下除極個彆人外,恐怕大部分都願意成為從龍功臣。
讓王五更錯愕的是馬寶擁立吳三桂之心比張長庚還要迫切,竟請張長庚這個定北王馬上撰寫勸進表、準備黃袍,後天他與三軍將士一起於吳三桂入城時勸進,無論如何也將此事辦成。
就以武昌為臨時國都。
張長庚當然求之不得,在那不斷附和,那架勢恨不得跟馬寶當場結拜為異姓兄弟才好。
王五看在眼中,知道老張這個家夥又開始搞政治投機了。
相對於馬寶這個吳三桂寵信的大將,老張這個定北王明顯是遊離在吳三桂集團之外的,因此想要在新朝立住,保住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榮華富貴,老張勢必要同馬寶這類大將打好關係,將來有什麼事也能相互照顧一下。
而且武昌是張長庚的地盤,吳三桂若在此登基稱帝,張係勢力肯定會全線飄紅。
幾十個漲停版不在話下。
連帶著張長庚這個半路投過來的定北王於吳三桂陣營的話語權也會大大提高。
有百利而無一害,老張當然得撅著屁股不遺餘力推進吳三桂稱帝一事。
未想,馬寶卻忽然說了一句“此事務必要快,否則恐出意外。”
“意外?”
張長庚有些疑惑,“三寶將軍指的意外是?”
馬寶遲疑了下,悶聲道“我聽說王爺現階段不打算渡江。”
“什麼?!”
張長庚同王五不約而同色變。
馬寶講吳三桂進駐衡陽後聽說衡山嶽神廟裡有一隻白色的小龜,其大小如一枚銅錢,居此廟已有年頭了,當地人以為鬼神之使,把它奉為神靈,藏在幃中,按時敬祀它,用它來占卜吉凶禍福之事。
“大元帥同夏國相一起上山,將山川地圖鋪在神座前,再將白龜置於圖上,可那白龜於圖上爬來爬去,始終爬不出湖南,最後竟然回轉至滇,連卜三次都是同一結果,聽說大元帥從山上下來後接連兩三天茶飯不思。”
說完,馬寶搖了搖頭,顯然是對吳三桂將大事問卜於鬼神感到不可思議。
“鬼神占卜之說如何能信,大軍已經兵臨長江,隻要渡江北上我馬上派人去衡山把那所謂神龜殺了熬湯!”
張長庚不是說氣話。
如果吳三桂稱帝率部渡江北上,那神龜自然就不神,不殺了吃肉留著過年不成?
王五不確定究竟有沒有這回事,因為馬寶用的是“聽說”。
就是吳三桂和夏國相真的去了衡山,但是否找那白龜占卜前程,可能有“藝術加工”成份。
縱是吳三桂真去找白龜占卜,結果也不可能告訴部下。
畢竟,那白龜占卜的結果對吳軍是很不利的。
就跟當年薩爾滸大戰前楊鎬殺牛祭旗差不多,連殺三刀那牛脖子都沒斷。
劉綎的義子劉招孫上馬試槊,想以此提升軍心士氣,結果槊柄蠹朽,迎風一擺的槊頭揮了兩下竟然墜地!
這兩件事搞的出征明軍人人心頭打鼓,對士氣有很大影響。
世上事哪那麼多巧合。
其實這兩件事背後折射出的是就是明軍的武器裝備非常爛!
就是援朝之後明軍多年未經戰爭,士兵使用的武器都是質量堪憂的老古董。
好在如今的十幾萬吳軍無論是戰鬥力還是裝備,比當年的明軍要強得多。
吳三桂也不可能蠢到告訴部下自己弄了個下下簽。
所以這件事背後很有可能是忠於清廷的吳軍內部人員故意傳播謠言,打心理戰。
可能性極大。
吳三桂可是收容了一大批清廷降官,這些人其實都是潛在的不可靠份子。
印象中傅弘烈就是這種人。
表麵投降吳三桂,暗地給康熙寫效忠信,並且不斷給吳軍製造麻煩。
吳軍的失敗同這些兩麵派的存在也脫不開關係。
這種心理戰也是非常狠的,導致很多投降吳軍的將領、官員再次反叛。
吳三桂稱帝後的年號“昭武”也被這幫人屈解,拆“昭”字為“斜日”、“刀口”。
說什麼日已過午,不可久照。
“斜日”又在“刀口”之側,主凶兆,說什麼“賊亡無日矣”!
眼下吳軍形勢大好,這幫人就開始造謠傳謠,可想吳軍一旦顯出頹勢,更多不利吳軍的謠言肯定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不斷打擊吳軍士氣,動搖人心。
王五認為想要杜絕這種心理戰,必須要在吳軍陣營內部進行肅反。
這件事由他這個女婿來辦最好,可惜王五這會連老丈人麵都沒見到,甚至都沒有融入吳周集團,屬於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馬寶顯然也不會因為鬼神之說斷言吳三桂可能不渡江。
讓他產生這種判斷的根本原因在於一件事。
他離開長沙前來武昌時,吳三桂派人去了高原藏。
“高原?”
王五有點莫名其妙,吳三桂和滿清的戰爭跟高原有什麼關係,曆史上高原人除了被李唐王朝出賣的子民誘惑介入唐朝內部平叛戰爭外,其它曆史時間段高原都是個打醬油的存在。
明清打了這麼多年,高原那邊也沒什麼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