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軍潘應龍同虎帥李來亨的話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一個王五前世的觀點。
堅持獨立自主的抗清方針。
在這個方針下,忠貞營願意配合吳三桂的軍隊作戰,但不接受其指揮,也不接受其任命,更不接受其監督,同時也不向吳三桂提出任何要求,包括要求吳三桂向忠貞營錢糧軍械。
十分有骨氣的方針。
王五讚同虎帥他們提出的這個方針,事實上吳三桂沒有要求忠貞營向其徹底臣服,接受吳軍改編。
隻是要求忠貞營能夠同小女婿王永康一起在襄陽牽製達素集團。
誠如郝搖旗所言,吳三桂對忠貞營未必安了好心。
但隻要有共同大敵滿清在,雙方眼下都不會撕破臉皮。
順係餘部能夠在“三不”條件下同吳軍聯合作戰,無疑是抗清鬥爭的一大勝利。
韓王作為朱明僅存的親王因鄭成功不準,魯王世子未襲爵,於此事出力甚大。
得知吳三桂稱帝、吳軍將要北伐後,北府這邊對局勢有過推演,推演過程中肯定有過是否聯吳抗清的討論。
一開始虎帥是不同意聯吳抗清的,畢竟祖父李自成的死很大程度是因為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其父李過雖然是病死,但也是因長年抗清鬥爭心勞力瘁所致。
李家與吳三桂的仇恨,整個順係同吳三桂的仇恨,都讓李來亨這個李自成繼承者很難大度的同仇人吳三桂合作。
因此李來亨的態度是不承認,不支持,不配合。
也就是為了抗清大計,忠貞營可以不與吳三桂為敵,但也絕不參與吳三桂組織的“抗清聯盟”。
是韓王的不斷勸說讓李來亨改變了主意,也是韓王拉著洪部院反複做監軍潘應龍的“工作”,才讓這位永曆朝廷的司禮秉筆太監同李來亨一樣放下對吳三桂的仇恨,同意在必要時候配合吳軍作戰。
這一幕,同當年高一功等極力勸說李過聯明抗清幾乎如出一轍。
但這些,王五不知道。
韓王和虎帥他們之所以一直沒有表態,其實是等王五自己過來說。
用韓王的話說“耀武那孩子真過來了,就說明這孩子是真心想讓咱們幫幫他,你們誰好意思說不幫?”
言下之意忠貞營上下都欠王五一份救命之恩,又是為了抗清,不幫實在是沒天理。
“高層”意見的統一,以及忠貞營如果置身事外將來很有可能成為民族罪人的現實,讓北府諸將不管是心甘情願還是被迫無奈,都開始投入即將開始的大戰中。
怎麼打,如何打?
三位老帥不約而同的將指揮權交給了王五。
原因是北府現有兵力中半數是王五撥過來的,如趙進忠、麻思忠、許德義、張天放兄弟原先都是王五的部下。
在荊門被迫“起義”的張所蘊部實際也是向王五投的降。
當時從山裡突出來的大多是婦孺,士兵僅餘不到三千人。
後來王五拿自己手中的俘虜跟陝西方麵交換回七千多人,但裡麵大多也是女人孩子,包括郝搖旗、李複國在內的明軍俘虜隻有少得可憐的一千多。
並且多數被清軍折磨的不成樣子,很多士兵傷養好後也是殘廢,如同斷了一條腿的總兵曹一虎般,再也無法上陣殺敵。
雖然虎帥他們在襄陽、鄖陽陸續招募了幾千新兵,但這幾千尚未訓練完的新兵根本派不上用場,因此北府可用之兵就是突出來的那三千老兵,加上王五撥給的幾千人。
故而哪怕南北分府後王五從沒有乾涉北府的任何事情,其對北府的影響力也是巨大的。
這一點,包括三位老帥在內都是心知肚明。
由王五指揮這場戰役也是多數將領的“共識”,畢竟其是有“赫赫武功”的,不管是黃龍山之戰還是荊州保衛戰,亦或茅麓山突圍戰,王五的能力有目共睹。
加之虎帥自覺指揮這一塊很是欠缺,對忠貞營被困夔東十幾年更是深感自責,因而其他人再是不同意,在虎帥的堅持下王五依舊成為這次南北府聯合作戰的“總指揮”。
王五這次沒有謙讓,爽快從虎帥手中接過其欽命提督禦營大將軍的虎符節印,之後詳細了解了下北府兵馬部署。
其中約六千人駐紮在襄陽和對岸的樊城,四千人駐紮在鄖陽,其餘分散在各地。
能夠抽調的兵馬除了駐防在樊城的降將張所蘊部3000外,就是駐紮在穀城、均州一縣的趙進忠、張天望部,二部加在一起近5000人。
襄陽這邊還能再抽出101novel.com00精銳,其中有1000騎兵。
這支騎兵是以王五交給北府的一千多匹戰馬為基礎組建的,不過戰鬥力可能比王五自己組建的騎兵要高。
原因是突出來的老兵中有不少人過去都是騎兵,哪怕年齡大了馬上的身手也不是從未接觸過戰馬的新兵可言。
就算體力不支無法再在馬上奔馳作戰,教授水平也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根據北府派出滲透到清軍控製區的細作情報顯示,達素在南陽一帶集結了三萬左右的清軍,又在南陽以南的鄧州、新野、唐縣組建了一條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