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爺的“十全大秀”,說起來那可真是熱鬨非凡!他老人家一共搞了十場大戲,兩場準噶爾專場,一場回疆特彆篇,大小金川來了個續集加前傳,台灣那邊也打了個卡,廓爾喀那邊玩了兩次“你來我往”,緬甸和安南也分彆友情出演了一回。
乾隆爺對這十部大戲那可是親力親為,選角(選將)、審稿(批閱奏章)一手抓,每打贏一場小仗,攻下一座小城,就得開個慶功宴,拜拜祖宗,賞賞功臣,那排場,比春晚還熱鬨!
最絕的是,他還把每部戲裡的“最佳男配角”們(有功之臣)的畫像掛在了中南海的紫光閣,寫詩立傳,那宣傳力度,比現在的奧斯卡還猛!可惜啊,這些“影帝”們的畫像,後來因為庚子年的那場“國際風波”,不少都跟著八國聯軍的腳步,“出國旅遊”去了,現在留在國內的,那是鳳毛麟角。
乾隆爺對自己這十部大戲的成果,那是相當滿意,晚年自封“十全老人”,還在承德搞了個“成功紀念館”——普樂寺、普寧寺、安遠廟,把自己的“豐功偉績”一一展示,那架勢,就像是在說“看,我就是這麼牛!”
不過話說回來,這“十全武功”啊,其實水分不少,十場戲裡有三場是“拆分”出來的,還有四場是“撲街”收場的,所以這“十全”啊,更像是乾隆爺晚年給自己的一份“自我評價報告”,有點兒“自娛自樂”的味道。
但從這份“自評報告”裡,咱們也能看出乾隆爺晚年那“好大喜功”的小性格,就想跟他的偶像爺爺康熙大帝一樣,留個名兒,讓後人念叨念叨。這“十全老人”、“十全武功”的封號,也算是他老人家給自己晚年生活的一點兒小樂趣吧!
話說乾隆爺那十次“大冒險”,雖然有點“自嗨”的成分,但咱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畢竟人家還是做了不少貢獻的嘛!最大的功勞就是給新疆、西藏這些地兒來了場“行政大改革”,讓朝廷的管轄權力在這些地方生根發芽,算是給後來中國的版圖穩定打了個堅實的基礎。
到了乾隆爺那會兒,咱們中國的地盤兒可是真不小!東北那邊兒都跑到外興安嶺、烏地河和庫頁島去了;北邊兒呢,跟恰克圖打了個照麵;西北方向,巴爾喀什湖和蔥嶺都成了咱家的後花園;南邊兒,南沙群島、西沙群島那可是咱們的度假勝地;東邊兒,台灣和它的那些小夥伴兒,還有釣魚島,都是咱們家的寶貝。這國土麵積,1300萬平方公裡,前所未有,比現在的某些大國還闊綽呢!
更厲害的是,邊疆那些兄弟姐妹們對朝廷的“向心力”那是越來越強,大家夥兒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國內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也是空前繁榮,比之前的那些王朝可是強多了,簡直就是“超越曆史”的業績啊!
所以說,乾隆爺這十次“大冒險”,雖然有點“自戀”的嫌疑,但人家確實也是有兩把刷子的,給咱們留下了這麼大一片“家業”,也算是功不可沒啦!
乾隆爺那個時代,咱們中國可是真真切切的“人口大國”加“經濟巨頭”啊!人口嗖嗖地往上漲,直接飆到了三億,這數字放在現在也是杠杠的。更牛的是,那時候咱們的gdp,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這可不是咱自吹自擂,人家保羅·肯尼迪在《大國的興衰》裡都寫得清清楚楚。
乾隆五十年,也就是公元1785年那會兒,咱們中國的gdp占比高達32,歐洲那十一個國家加一塊兒才22,咱們這可是獨領風騷啊!再說說人口超過50萬的大城市,全世界就那麼十個,咱們中國就占了六個北京、南京、揚州、蘇州、廣州、杭州,這都是咱們家的“大都市”。剩下的那四個,倫敦、巴黎、江戶(就是現在的東京)、馬德拉斯,跟咱們一比,那都得靠邊站。
那時候啊,世界人口總共才八億,咱們中國就占了三億,你算算,這世界上每五個人裡頭,就有一個是咱們炎黃子孫,這比例,簡直了!所以說啊,那時候咱們中國,那可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強國,走到哪兒都得讓人高看一眼。
現在咱們中國啊,特彆喜歡提這個總量、那個gdp總量,世界第二了怎麼怎麼樣的。其實啊,咱們得低調點,要知道,在鴉片戰爭以前,咱們可一直都是世界第一的霸主呢,哪朝哪代不是橫著走的?所以啊,咱們得有點自信,畢竟咱們可是有著輝煌曆史的“老大哥”嘛!
乾隆爺這位“盛世大佬”,那可是把中國古代的輝煌推向了最後一個高峰——康乾盛世,簡直就是曆史舞台上的“超級巨星”。這位大佬執政60年,風風光光,政績滿滿,結果突然宣布“嘿,我這位置坐夠了,得讓給年輕人練練手!”於是,他就把自己的“皇位接力棒”交給了15子顒琰,也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你猜乾隆爺為啥這麼做?可不是因為他老人家突然“佛係”了,想提前過退休生活哦。我猜啊,他可能是覺得“我這輩子該乾的活兒都乾得差不多了,再乾下去,我這‘十全老人’的名號就要變成‘十二全’、‘十五全’了,那也太累了吧!再說,我這兒子也挺靠譜的,讓他上來練練手,我也好享享清福,當當太上皇,豈不美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於是,乾隆爺就這麼瀟灑地“退居二線”,當起了太上皇。不過啊,這太上皇可不是那麼好當的,得有點“放手”的智慧,還得有點“幕後指導”的本事。乾隆爺呢,雖然表麵上放手了,但背後那雙眼睛可是雪亮的,時刻關注著朝廷的動向,確保自己的“盛世江山”能夠穩穩當當地傳下去。
乾隆爺這招“擅位”大戲,那可真是玩得溜啊!首先,他老人家這是在對孝道進行“深度宣傳”。剛登基那會兒,他就放出豪言“我要是能在位60年,那就傳位給兒子,絕不敢跟皇爺爺康熙比,坐那61年的龍椅!”這話說得,既顯得孝順,又給自己留了條後路,畢竟誰不想多享受幾年皇帝癮呢?
再者,乾隆爺可是親眼見過“九子奪嫡”那場大戲,那場麵,簡直比宮鬥劇還精彩!他自己也差點被卷進去,跟兄弟們“相愛相殺”。所以啊,他可不想讓這場悲劇在自己兒子們身上重演,得提前安排好,讓自己選定的皇太子能順順利利地登上皇位,自己也能安心當個“太上皇”,享受享受天倫之樂。
還有啊,乾隆爺這也是在回應那些“催立儲”的聲音。民間和朝堂上總有人嘀咕“乾隆咋還不立儲呢?”乾隆爺心裡那個煩啊,心想“你們懂啥?我這是在憋大招呢!”於是,他就這麼“擅位”了,讓那些質疑的聲音統統閉嘴,心裡還得意洋洋“看,我這不是立儲了嗎?還順利交接了呢!”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乾隆爺考慮到了國家的穩定。他老人家深知,權力交接是個大事兒,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動蕩。所以,他提前禪讓,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確保自己駕崩之後,國家還能繼續穩穩當當地運行。
至於嘉慶皇帝顒琰嘛,那可是乾隆爺精挑細選的接班人。乾隆爺心想“這小子,挺靠譜的,能接我的班!”於是,顒琰就這麼成了嘉慶皇帝,接過了乾隆爺的“接力棒”,繼續書寫著清朝的曆史。
總的來說,乾隆爺的這次“擅位”大戲,那可是玩得既高明又幽默,既彰顯了自己的孝道,又避免了悲劇重演,還回應了質疑聲,更重要的是確保了國家的穩定。這老爺子,還真是有兩把刷子呢!
喜歡大清的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清的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