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延綏鎮求援消息同時抵達京城的還有西北和錦州的消息,薊州的消息要比他們早,
皇帝腦瓜子疼,
他正在商議支援薊州,結果處處都需要支援,焦頭爛額的他,召集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和五軍都督府商議對策。
禦書房裡,激烈的討論聲中,傳來一道粗獷豪邁的叫囂
“陛下!俺申請出戰!”
“不要10萬,不要8萬,就要5萬,讓北蠻有來無回!”
禦書房內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罵娘。
老陳就知道吹牛逼,碩特部和土爾扈特部?以及其他各部約莫有13萬人,算上仆從軍,足足有30萬大軍,
5萬人有屁用!
皇帝瞪了老陳一眼,讓他閉嘴,這才緩緩的說道
“大家都確定要派兵支援,具體怎麼支援,各位說說看。”
軍事的事,以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為主,其他5部是輔助的,自然不會主動開口。
兵部尚書出列,拱手道
“陛下,臣認為京師調兵到薊州,遼東局勢不明,山海鎮可隨時支援,大同鎮、陝鎮和寧鎮援軍暫時留在延綏”
他的話一出,引起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齊皺眉。
山海鎮、大同鎮屬於後軍都督府,延綏屬於右軍都督府,遼東屬於左軍都督府,這樣的調動,有人受益,有人損失,
有故意挑撥五軍都督府內部團結的嫌疑。
他們三大當事人不好開口,中軍都督就沒有那個顧及
“若從其他邊鎮調兵,北蠻虛晃一槍,攻擊山海鎮或者大同鎮,該如何?”
兵部尚書波瀾不驚
“統領戰事乃五軍都督府的職責,難不成還要兵部教?”
大夏設有六部,
軍事方麵是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並駕齊驅的“雙軌製”軍隊領導格局,
兵部掌握任免將領、升調、訓練、邊防鞏固及武器配備,無統兵之責,而五軍都督府統領戰事、屯田、軍籍及選將,卻無權調動軍隊。
兩者各司其職,相互製衡,
皇權至上的年代,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並肩作戰,鞏固皇權,同時讓皇帝對軍事力量的統知的掌控達到極致。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
有製衡必然就有競爭,競爭有良性,有惡性的內耗,
良性的競爭,有利於互相進步,
大夏建立初期,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有分歧,目的是為國為民,有爭執就求同存異,整體氛圍是良性的。
現在,
競爭的目的是權力,這就失去本心,背地裡各種捅刀子,
比如兵部任命將領,五軍都督府各種挑刺,不給兵部安插自己人的機會,
兵部更瘋狂,寧可自殘,也要提出撤銷遼東鎮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