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十月十一!
是日,大風!
北平城外,狂沙肆虐。
此前,在九月中,朝廷已發布公告。
以吏部尚書王直,兵部右侍郎於謙等人為首,上奏大明宗廟,攜當朝太後旨意,於危難之際,尊郕王朱祁鈺為大明新皇,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
九月底,大同城急報!
也先率領瓦剌大軍攻擊大同,傳言,太上皇朱祁鎮親自於大同城下拍門呼喝。
十月初,大同城堅壁清野,也先攻城不利,轉攻白羊口,紫荊關。
十月八日,白羊口淪陷,守將戰死。
十月初九,紫荊關腹背受敵,是日,紫荊關淪陷,守將戰死。
與此同時。
北平城三十裡外,高山之上。
營帳之內的氣氛從明軍軍情傳來的那一刻開始,突然間變的壓抑。
“曾祖,爺爺,我們為什麼不出兵?”
朱瞻基有些想不通,紫荊關和白羊口連番淪陷,守將亦是戰死。
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避免的。
眼下的情況,他們大明聯盟是有兵的,不過區區也先而已,隻要朱元璋和老朱棣動手。
那至於也先能如此放肆!
朱元璋和老朱棣相互對視了一眼。
對於他們來說,有些事情是必須做出取舍的。
若是他們趕在也先攻擊紫荊關和白羊口的時候出擊,到時候雖然可以擊潰也先,但卻不能完全將對方留住。
如今整個北方已經徹底敞開,他們大軍一旦出現,也先自然也不是傻子。
事不可為,對方會退的!
隻有等對方進入北平城,到時候他們分兵兩路,聯合包圍,便能將也先完全困死在北平城下。
如此,方能一戰而定乾坤。
“瞻基,將那些忠貞之士的名字都記下來吧,等此戰結束,朕會告祭他們,若是他們之中有後輩的,朕也會做主讓朝廷替他們奉養!”
“他們的犧牲不會白費,也先和那些草原部族,朕吃定了!”
“他們既然敢侵我國土,那麼便要付出血一般的代價!”
“朕此戰,欲滅族除根!”
老朱棣臉色發狠,邊上的朱元璋亦是長出了一口氣。
“四兒說的沒錯,小子,那些將士們的血不會白流的,我大明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忠貞之士!”
“咱會做主,讓他們後輩衣食無憂,大明會替他們養育子女,咱會在那些將士們犧牲的地方,設碑,讓往後所有的大明子民,都記住他們的名字!”
對於紫荊關和白羊口的將士,朱元璋和老朱棣都有些可惜。
但身為帝王,他們也必須做出應有的取舍。
如今,整個北方的百姓基本都已經撤離,擋在也先麵前的隻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北平城!
他們之所以沒有急著動,一方麵也是想要看看當今朝廷會如何做。
對於朱元璋和老朱棣的選擇,顧淵倒是沒有什麼太多的看法。
朱瞻基畢竟有些年輕,他還不是以後的宣德皇帝,初聞軍報的時候,整個人正是熱血上湧的年紀。
顧淵則是不同,一方麵他從史書上看過太多此類的描述。
史書浩瀚如煙,縱使帝王將相,也不過寥寥數筆的描述。
除了一些特殊的將領,大部分的普通將士,或許連一個名字都留不下來。
但這些人,卻也在史書記不到的地方,書寫了他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心裡雖然有些惋惜,但朱元璋和朱棣兩人的承諾,卻也表明了那些人不會是白白犧牲的。
或許。
對於那些將士來說,為國效忠,戰死沙場,本就是他們的宿命。
能被後世銘記,能被刻碑立墓,後輩子孫能被朝廷奉養,想來他們也會無憾的。
同一時間。
北平城。
紫荊關和白羊口淪陷的消息,自然也跟著傳遞到了京師之內。
整個朝堂上,亂成了一鍋粥。
也先攜帶大軍來勢洶洶,有人提議遷都,放棄北平,返回南京。
這般提議出現,朝堂上一大票朝臣都跟著讚同。
直至,兵部右侍郎站出來指著一眾遷都派,破口大罵。
“陛下,請斬此獠!
當今之際,凡言遷都者,皆是禍國殃民之人,此等之策,乃是亡我大明之社稷!”
……
“於卿此言,便是朕之心意!”
“如此國難當頭,諸君當與朕,同守國門,再敢言遷都者,立斬不饒!”
才剛剛稱帝的朱祁鈺,這一刻,展現出了身為皇帝的威嚴。
身為朱家的子孫,血液裡便沒有退縮二字。
既然已經站到了這個位置上,那麼他便需要對大明社稷,對天下百姓負責。
“於謙聽令,朕加封你為兵部尚書,北平城一應兵馬權限,皆可由你調動!”
“此戰,朕會親著戰甲,站立於城門之上!”
“朕可亡,但朕絕不會退!”
“朕願與諸卿同在!”
……
十月十一。
整個北平境內都掀起了一陣大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