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得知洛川已經勸劉琦起兵爭荊州之主的位置後,連忙與諸葛亮於軍帳中密議。
帳內,氣氛凝重。劉備神色凝重“孔明,劉琦起兵,荊州將亂,此乃關鍵之際,吾等當如何?”
諸葛亮羽扇輕搖,沉思片刻道“主公,洛川此舉表麵意在助劉琦奪位,實則我們可以控劉琦以令荊州,曹操馬上南下,不取荊州,興複漢室大業難成。”
劉備也知道荊州的重要性,他問如何聯絡劉琦取荊州。
諸葛亮回“荊州若易主,蔡氏必不肯罷休。如今我等可出兵與劉琦會合,共取襄陽。劉琦為長子,有名分,我等助力,勝算大增。且襄陽乃荊州要地,得之可掌控全局。”
劉備點頭“然出兵需速,亦要防蔡瑁勾結曹操。洛川智謀過人,可讓他先在襄陽城中布局,策應我軍。”
諸葛亮應道“主公所言極是。我即遣趙雲率先鋒先行,探查敵情,再與劉琦軍形成合圍之勢。主公可親率大軍壓後,以壯聲威。”
劉備目光堅定“就依孔明之計,此次定要拿下襄陽,為立足荊州邁出關鍵一步,也為興複漢室奠定根基。待諸事安排妥當,即刻發兵!”
二人計議已定,營帳外,士兵們已開始整軍備戰,隻待一聲令下,便向著襄陽進發,荊州大地即將被戰火洗禮,而曆史的車輪也在這謀劃中悄然轉向。
劉備與劉琦率領著各自的軍隊在襄陽城外彙合在了一起,一時間旌旗飄揚,士兵們嚴陣以待。他們望著高聳堅固的城牆,心中都在思考著如何能夠攻破這座城池。
眾人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討應對之策。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洛川向前一步,拱手說道“主公、公子,屬下有一計或許可行。”劉備和劉琦聞言,目光齊齊轉向了他。
洛川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我們借助夜色的掩護。我們可以讓少將軍帶領數百名精銳之士,憑借著吊唁劉州牧的旗號,前往城門處叫門。待城門打開之後,迅速控製住城門,阻止敵軍關閉,並發出信號通知我等大軍進城。如此一來,我們便可一舉突破襄陽城的防線!”
劉琦聽到之後麵色蒼白,眼中滿是痛苦與掙紮“如此行事?豈不是陷我於不仁不義之中?”
洛川目光如電,直視劉琦“公子,此刻若婦人之仁,荊州將落入蔡瑁之手,您多年來的抱負與誌向皆成泡影,劉州牧在天之靈亦不會安息。為大義,為荊州百姓,您必須如此!”言罷,洛川向身旁的親信使了個眼色,兩人迅速靠近劉琦,雖未明言威脅,但其勢已明。
劉備微皺眉頭,心中並不同意這麼做,但是看到洛川已經如此行事了,隻能按下不滿。
劉琦身形微微顫抖,嘴唇翕動,卻未發出聲音。
最終,他緩緩起身,在洛川等人的簇擁下,向著襄陽城高大的城門走去。
夜晚,城樓上,蔡瑁的守軍見劉琦前來,高聲喝問“來者何人?”
劉琦深吸一口氣,強自鎮定答道“我乃劉琦,父親大人仙逝,我特來奔喪,爾等速速開門!”他的聲音微微發顫,卻努力保持著威嚴。
城門守軍麵露猶豫之色,相互對視一眼後,其中一人轉身奔下城樓去通報蔡瑁。
蔡瑁聞報,臉色一沉,心中疑竇叢生“劉琦此來,恐怕沒那麼簡單。但他畢竟是劉表長子,若公然拒之門外,恐難以服眾。”
猶豫再三,蔡瑁還是帶著一隊親信來到城門後,隔著厚重的城門喊道“大公子,主公已逝,城中局勢混亂,為防不測,您且先在城外等候,待諸事安排妥當,自會迎您入城。”
劉琦心中一緊,不知如何回應。洛川見狀,在他耳邊低聲道“公子,告訴他您隻帶了少數親隨,絕無他意,隻想見父親最後一麵。”
劉琦依言喊道“蔡將軍,我僅帶了寥寥數人,隻為瞻仰父親遺容,絕無半分歹念,請將軍開恩。”
蔡瑁仍在遲疑,劉琦又道“蔡將軍,您向來忠心耿耿,難道連我這一點孝心都要阻攔嗎?若傳揚出去,恐有損將軍威名。”
蔡瑁聽了,心中權衡利弊,覺得劉琦所言也有幾分道理,且看他身後人馬確實不多,若真將其拒之門外,於情於理都難以交代。於是,他一揮手,示意守軍打開城門。
隨著沉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劉琦隻覺心跳如鼓,雙腿似有千斤重。洛川在身後輕輕推了他一把,劉琦硬著頭皮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