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斌與王守仁之間終於沒有了什麼可以交流詢問的地方。
其實也不是一點兒可供交流的東西都沒有,隻不過王先生的心學儒學太過高深,而陸斌對於儒學的認知又太過淺薄,他甚至連三字經,千字文也不能完整背誦。
而他心中的觀念,如果以目前的水準朝王陽明去闡述……很抱歉,他覺得他小學的思想品德老師都有可能會穿越過來抽死他。
兩向默然之下,王守仁微啜茶水與朱厚熜之間又對座而談。
朱厚熜本也想問一些儒學經學要義,可因為聽了陸斌的問題,頓覺自身也有許多需答疑解難的疑惑,於是棄學問於不顧,轉而問起在安置流民做工,安排王府與趙家村交易諸事來,也學著陸斌,不求一答案,而是問詢建議以及可施行的策略。
而王守仁也不愧為一代大家,不僅利用自己在貴州龍場教導土人讀書的經驗給出建言,還結合自己在朝堂之上從政為官時的經驗,向其描繪出一幅可實現的未來之景。
例如農莊之中在擁有足夠多的良田,或者足夠多的收入之後,可由王府牽頭,入某家地主下作佃戶身份,轉流而為隱農之戶,再退佃而為農戶,便可入本地戶籍。
提及此處時,王老師著重提醒了一句“戶籍乃是百姓之根基,無戶籍者,猶如無垠之水,無根之浮萍,縱然有一時的平安喜樂,也定然不會長久。”
“晚輩知曉了。”
雖然這般回答,朱厚熜對此卻是有些不以為然,最近一段時間無能的官府以及無能的官員這種印象已然在朱厚熜心中淺淺成型,他認為戶籍隻不過是便於官員更好盤剝百姓的法門而已,幾乎沒有好處。
隻不過陽明先生如此說,他便也默默記著,打算等著貨物賣過一批,手中有了餘錢,他麼著村子力人日子過好點之後,再征詢一下趙家人的想法,若是趙家人願意,也不必入那勞什子地主佃戶,可直接掛皇莊莊戶的名頭,更輕鬆便捷,除了王府管事需要記錄在案之外,連和州府衙門打報告的必要都沒有。
兩人又交談了一陣,期間王老師甚至與趙月姑,護衛大叔以及莫戈稍作了一番交流。
與趙月姑說了一些他見識過,以及在書本中得知的植物知識,例如哪些荊棘可編織成繩,哪些又可以治療外傷。
與莫戈說了他所知道的,可以有效鍛煉體魄的辦法,以及目前他所知道的各家教授武藝之處的特點。
至於莫戈向他提及輕功這件事之後,王先生也沒有直接去否定輕功的存在,反而是向莫戈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我雖然不知道什麼是輕功,也從沒有見識過能夠讓人一縱飛躍數十丈,一蹦能起十幾尺的武藝,但想來你可以從輕便靈敏處著手,從最簡單的做起,先練習閃躲,再練習跑的更快,跳的更遠,一點一滴積累,我想這樣有可能讓你口中的輕功實現。”
莫戈聽完之後就陷入沉思之中。
而與護衛大叔交流時,又說了自己父親如何教育自己,自己又會如何教育學生晚輩的一些事宜。
那護衛大叔起先聽的並不在意,後來則恨不得把內衣撕扯下來一塊,將王先生說的法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記錄下來,生怕忘了一星半點。
而包括莫戈在內,所有人都覺得,這真是一位厲害又有仁德的先生。
畢竟這年頭肯免費教你有用知識的先生,打著燈籠都難找。
連忠心耿耿,以護衛朱厚熜為自己行事基本準則的護衛大叔也全然是這般認為的。
唯一將自己定位為旁觀者的陸斌,對此當真是看的目瞪口呆,王老師這恐怖的親和力!真不愧是明朝唯一一位成聖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王守仁直到後來去趙家村之前,再未曾與陸斌交流過半句言語。
這在朱厚熜看來,是陸斌不懂事,遇到大好機會竟然不懂得把握,如此良師,怎麼可以不去一吐胸中疑惑呢?
但這在陸斌與王陽明二人之間,這卻又是相互有著默契的事情。
王陽明準備在自己花了數十載歲月了悟的心學道路上接著走下去,而陸斌對自己那一套思想與邏輯亦當作信仰來對待。
朱厚熜尚且可以被王陽明所教導,其餘庸庸碌碌者皆能在王陽明這裡學到儒家學問。
唯獨陸斌,王陽明既不能教,也不會去教。
陸斌與王陽明之間,就算是向其求教,大抵不過是收獲一些經驗,見識而已。
若非陸斌實在無法將心中的事物表述出來,那麼兩者之間坐而論道,相互切磋才是更有可能之事。
心學與其他儒學之間的關係,大抵類似於華山派中劍宗與氣宗之分,就是拿刀子互砍,歸根結底也是一家門派,再不濟也能是少林與峨眉的區彆,都是中原正統。
而陸斌,對於當今儒學來說,大抵就是魔教子弟那種。
隻不過王老師的境界大抵類似武當張三豐,他更希望看到中原土地上出現一些截然不同的東西出現,刺激一下這一汪死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因此包括他在內的心學初代門人,比程朱學派儒生多了一份包容之心,不至於看到不同思想,就非得拿把火給點了。
朱厚熜與這位先生談的十分儘興,自覺受益匪淺,待到天色漸晚之時,竟生出不舍之意。
他先是問過趙月姑意思,得了同意之後,便主動發出邀請。
“先生可願去趙家村做客?我還想在先生您這多學一些東西,使我有所進益。”